
原标题: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成立

中国甘肃网10月1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10月11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成立,标志着我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等院校迈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省政协副主席刘仲奎为学校揭牌。省政府副秘书长侯永强宣读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置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的通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珍,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力江参加揭牌仪式并讲话。
张国珍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部省联合打造“技能甘肃”,率先在全国出台职教改革“三张清单”,创新实施托管办学和“357”贯通培养,格局性重塑职教改革的新模式新体系,奠定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立足新阶段新目标,学校要锚定“三区一院”战略目标,大力弘扬“卓苦为刃、筑教为先”的甘肃教育精神,走实走好顺应发展大势、彰显办学特色、体现功能定位、服务战略需求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要抓好党建谱新篇,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格局。要改革创新谱新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系统推进人才队伍改革,加快健全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政策。要凸显特色谱新篇,聚焦服务“三农”发展,办强办优林草类特色专业,拓展资源环境、生态环保、智慧林业等专业,大力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对外开放谱新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投身“培黎工坊”建设,协同打造甘肃职教国际合作特色品牌。
刘力江表示,天水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用心用情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优服务、搭建更广平台,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路径,努力开创共建共赢新局面。希望学校以此次挂牌为新的起点,锚定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职业大学,高起点绘制发展蓝图、高标准建设人才队伍、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紧盯地方所需、发挥学校所长,努力培养更多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揭牌仪式上,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和学校签订了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与会领导、嘉宾和师生一同观看了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启航新征程 共铸新辉煌”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
国家林草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兰州大学及省内高校、学校校友、校企合作单位、离退休教职工代表等及学校全体师生参加仪式。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是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办的甘肃省兰州林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六十八年来学校潜心办学育人,累计培养了5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踔厉奋发 谱写林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成立


苏家英 柳路行 赵锋
10月11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成立,首批设置智慧林业技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园林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地理信息技术、设施园艺6个职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万人,标志着这所拥有68年办学历史、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开启了职业本科办学崭新篇章。
60多年来,甘林人矢志不渝履行“丹青绘陇原,丹心育栋梁”的使命担当,建成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示范引领林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加强政治建设
立德树人守初心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为谱写特色鲜明高水平林业高职教育躬耕努力,勇做我省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队、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者。
学校党委书记高云峰说:“我们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从政治上看业务、抓办学、促发展,聚焦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深化内部治理改革,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学校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三全育人”方案,构建“一主两辅一特色”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学校获批甘肃省第二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甘肃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三龙工作室被确定为“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培育单位”。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荣获省级一等奖2次,思政课获国家级教学设计三等奖1项,获省级思政案例和理论宣传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凝练总结形成“双建双带双联系”学生党建及思政工作新模式和“六个一”学生社团工作模式,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政治引领有效,学校发展有道。近几年,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校”“第二批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示范院校’培育创建单位”,入选“2018中国职业教育百强”,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价值引领
立足林业担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校坐落于“羲皇故里”天水,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甘肃省林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曾四易校名、四迁校址,历经六十余载风雨,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5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建校以来,甘林人坚守‘为了陇原绿色,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价值追求,深耕林苑沃土、厚植生态情怀、坚守林业特色,在发展中形成了‘以林业类专业为龙头、生态环境类专业为主体、农业类和绿色建造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体系。”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罗广元说,“我们坚持‘产教融合,育训结合’办学模式,推进‘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了五大发展支持平台,实施五大建设工程,开展‘五双’人才培养,推动林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名师领航、厚德精技的教学团队,“三教”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建成了一批省级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涌现了一批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全国林业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园丁奖”获得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5年,该校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近600项。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按照能教学、能生产、能科研、能服务“四能”标准,四方联动打造产业服务高地。
学校目前拥有麦积山林区3700亩实习林场,免费服务省内外高校林业生态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科研院所生态类项目研究。2022年,该林场被确定为“甘肃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此外,学校园林实景实训基地具备科普教育和观光等综合功能;校行合作建立了国家林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等培训和服务机构10个,年均技术培训量达2.31万人次;建成了西北地区首家“双认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完成司法鉴定400余项,有力支撑了林业生态保护领域司法建设工作;牵头组建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学院、西北林草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甘肃省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甘肃省陇东南职业教育集群发展联盟,合作成立了5个产业学院,政行企校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厚植生态情怀
打造高地树标杆
回溯过往,甘林人不负历史。学校大批校友已成为行业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和全国林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校友、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党委副书记张三平说:“母校开启职业本科办学新征程,让我倍感自豪、无比振奋。感谢母校给予我的知识养分和精神财富。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更加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甘肃、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瞩目今朝,甘林人强基固本。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社会声誉优良。打造了以国家示范专业为引领,高水平专业群和特色骨干专业为重点,具有鲜明生态特色、高度契合生态屏障人才支撑的专业品牌,为学校高层次办学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亲眼见证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这是我30年从教生涯中最为宝贵的经历。‘发令枪’已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将进一步提振精神、自觉思考、主动实践,在接下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紧密结合行业和产业需要,培养更多生态一线亟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林业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鸿杰教授说。
展望未来,甘林人守正创新。“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面向林业生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优化专业结构,凸显林业特色,厚植生态情怀,立足甘肃、服务西北、辐射全国,努力打造全国林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服务高地,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全国林业职业教育名校。”高云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