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永昌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永昌县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永昌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守“国之大者”,通过“五化五体系”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据统计,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84.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0%,带动粮食作物单产提高10%-20%,亩均节省成本100元、节水100立方米、节肥30%,亩均增收近400元。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全方位夯实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基提供了关键支撑。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时代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推进过程中,永昌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决策,高规格成立领导体系,多部门联建工作专班,分片区组建指挥小组,系统化制定长效机制,乡镇部门设立8个专责组,全流程优化审批,全环节服务保障,全方位考核监督,真正实现了“高标准”设计、“高效率”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离不开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和投入渠道。对此,永昌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支撑作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先易后难有序实施,用足用实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近两年,永昌县争取中央预算等资金近10亿元,协调中长期信贷1.5亿元,河灌区亩均投资达3000元,井灌区达2700元,配套渠系达2300元,有效破解了资金关。
高标准农田的核心是“科技含量高”。永昌县坚持“监管规范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依托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系统,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全部上图入库,建成高标准农田“一张图”,实现位置明确、地类正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目前自动化服务已覆盖全县近70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灌溉、施肥、打药全程智能化远程管田,高标准农田由人防向技防转变,“人防+技防”模式下的并重监管,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新的强大引擎。
节水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永昌县在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体制的同时,制定并实施《农业节水“十抓”机制》,这一制度设计为农业节水明确了方向、目标、路径,为统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永昌县通过建设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引入新技术与新设备等多种举措,采取精准灌溉、托管服务、农艺农机、节水试点等机制,全力以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快速推广,有力促进了农业种植“三节三抗三增”,近两年年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30万亩以上。
高标准农田,连片是标准,增效是目的。永昌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巩固成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打破农户界限、地块界限,推行并小为大、变散为整模式,带动全县72.98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流转,农户流转收益由实施前亩均每年不足450元,提高到650元以上。同时,形成规模的高标准农田,还为农业服务经营创造了条件,带动全县飞防植保、农机保障、农资购销等农业生产主体达到567家,托管服务面积近60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3.3%、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2%以上。
记者:柴作龙
(爱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