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大,郡守县令之多,既已远于阙庭,而欲微察清浊,则大吏最为枢要焉……大吏好仁,下皆为仁以悦之。好廉,下皆饰廉以奉之。好礼好义,下皆守礼慕义,劝不以喜赏,惩不以威怒,此方良吏必多矣。大吏好利下必贪,好名下必伪,好刻必相残,好察必相构。言敝于矫伪,行衰于鲜终,此方良吏必少矣。良吏既少,倡导无术,更以举劾行私,臧否尽易,劝惩俱爽。以此澄清吏课,犹却行求前也。故欲求治,又以大吏为本。
——清·胡承诰 见《牧令书》
在清朝,封疆大吏一般是指总督或巡抚。而一般来说,大吏就是高级官员。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属于大吏。
古代中国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州县官都由中央任命。但是,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信息阻隔,必然形成信息不对称问题,给中央的监督带来难题。于是又设立各级监督官员的大吏。正如胡承诰所说,这些监督官员的大吏,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代表中央,去地方监督基层官员。他们认真履职、做好表率,下面自然会以他们为榜样,如果他们贪名好利,下面自然会跟着做坏事。
说到大吏的重要作用,乾隆年间震惊朝野的甘肃冒赈案涉及的大吏和吏治,就是典型例子。
清朝时甘肃一向有捐监旧例,就是商人、平民捐出一定数量的粮食给官府,取得监生的身份,获得应试入官的资格。这制度后来一度中断。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后,说服总督勒尔谨,请求朝廷恢复捐监。
本来朝廷的要求是,捐监必须缴纳粮食,不能收银子。王亶望又说服勒尔谨,让捐纳者改捐银子。但王亶望向朝廷谎报说收捐一万九千名,得豆麦八十二万。事实是没有收到任何粮食,却谎报说收了那么多粮食,万一朝廷清查,怎么办呢?王亶望于是不断向朝廷报告灾情,说甘肃发生了特大旱灾,捐纳的粮食已经发放救济灾民了,而且编造了灾民领取救济粮食的表格图册。然后,王亶望串通所有参与的官员,包括总督勒尔谨,私分了捐纳的银子。
乾隆皇帝虽然不大相信甘肃捐纳成效如此突出,但山高皇帝远,很难掌握实情。他不断诘问勒尔谨等人,但勒尔谨均编造谎言答复。此后王亶望调任浙江巡抚。这时候甘肃少数民族发动起义,乾隆派和珅、阿桂赴甘督办镇压事宜。和珅不断上疏奏报军情,说进入甘肃遇雨,影响军事进度。阿桂上报应战情况,也多次提到因雨太多,以致延滞用兵。乾隆回想到过去甘肃连年奏报干旱,大起疑心,下令阿桂和代理陕甘总督的李侍尧仔细查访办理,据实上奏。阿桂很快就查明,监粮未收粮食,而是折收了银两,往年甘肃也未发生连年干旱。
乾隆皇帝要求王亶望在甘肃的继任者王廷赞呈报监粮私收实情,王廷赞也曾参与作弊且冒领2万余两银子,就没有如实汇报。乾隆要求阿桂和李侍尧调查案件,案情很快便查清。这一案件共揭发出侵盗银两一千两以上的甘肃省、府、州、县官员共102人,确实是“全省大小官员无不染指有罪”。乾隆皇帝下令将王亶望立即正法,令勒尔谨自尽,将王廷赞绞监候,陆续正法56名贪官,免死发遣者46人。
“故欲求治,又以大吏为本”,以上甘肃冒赈案就是生动的例子。大吏是代表朝廷到各地监督地方官员的最高官员,也是基层官员的榜样,大吏良则地方吏治清明,大吏劣则地方吏治败坏。
(梁发芾)
(甘肃纪检监察网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