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译长城烽火密码?两千年前“预警系统”有点复杂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如何破译长城烽火密码?两千年前“预警系统”有点复杂

原标题:十里墩的烽火台

十里墩村位于镇原县临泾镇。两千余年前,大秦帝国为抵抗匈奴,在此地筑两座特别高大的烽火台,两座烽火台相距300米,除高大的烽火台之外,临泾塬还修建了大小高低不等诸多的烽火台,每座烽火墩都有驻守军队,因为当地人习惯把烽火台称呼为“墩”,时间久了,人们就索性把两座高大的烽火台处称呼“十里墩”。

十里墩烽火台建于秦朝时期,是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的是,经长时间风剥雨蚀、多年失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里墩烽火台被农民当作肥土投施到农田之中。在战乱年代,临泾塬是重要的军事前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临泾境内的什字崾岘、唐洼等地烽火墩,传递着千里之外的边关军事信息。在地势平坦的镇原,兀立的烽火台单线排列,十里一墩,于是这里就有了以烽墩间距为参照而闻名镇原的村庄——十里墩村。据传十里墩村的烽火台是东汉时期董卓平定羌乱时的指挥台,附近有潜夫山森林公园。烽墩是镇原乃至庆阳一道惹眼的风景,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的说法。烽墩或雄踞于山巅,或傲立于高大平原,在萋萋荒草的掩映下,久经冷风凄雨、旭日残阳。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墩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传递敌情的方式。墩台是为传送军情信息之用,亦称烟墩,也称报警台。烽火台的墩台多见方柱梯形,也有圆柱形,一般高5到7米。十里墩最大的烽火台平面呈梯形,高达8米。最小的高达6米,据史料记载:烽墩增筑高厚,收贮五个月粮食柴薪,并置药弩于上。有警,则守台兵举烟为号。寇至百人者“挂一席,鸣一炮;至三百人者,挂二席,鸣二炮;至五百人者,挂三席,鸣三炮;至千人者,挂五席,鸣五炮;至万人者,挂七席,鸣连炮,以此传递军情”。

据传,在修建十里墩烽火台时,组织民工上千人。那时候兵荒马乱,农民少吃没穿,搭起简易工棚,夏季不管天有多热,雨有多大,夜有多深,坚持在工地上干活,不分白天和夜晚。据说修建烽台用的土全都是民工用铁锅蒸熟的土,一锅一锅被送上土墩,土质坚硬或干燥时用水浇湿拌均匀才能施工。如果施工中有塌陷或其他漏洞必须返工,两个土墩修成整整花了二十个月时间,投工四万多个,有四十五名民工活活饿死在工地上,有六十多人逃离工地。

自古以来,西北都是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重点,即便没有什么大冲突,小摩擦却是连绵不断。如此,兵士们怎能掉以轻心!烽火台修建好,兵士们坚持昼夜巡逻,遇到敌人入侵时十里墩烽火台先点燃起烟火,周围的什字崾岘、唐洼、城关坡头、开边古城、庙渠慕塬、太平、孟坝等四周烽火台都一一举起火把。那时候为了防御外来敌人入侵,守卫兵士常常遭到敌人的袭击,为举起火把牺牲了很多兵士。一次敌人在夜间偷袭当地平民,守卫的兵士王二虎右胳膊被敌人打断了,他硬挣扎着用左胳膊举起了火把,传递重要军情,最后壮烈牺牲在烽台上。十里墩烽火台在战争年代为保护当地百姓安全,传递军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烽火台作为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座座古老的烽火台,守望着茫茫无尽的时空,守望着苍如逝水的历史,守望着一望无际的未来,矗立于我们的视野之中,成为我们怀念与沉思的入口。

张文进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