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朝吹响天地惊——秦安唢呐
新天水记者 何喜田
清水河流域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距今已有7800年,从这里挖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埙、陶哨等文化遗存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唢呐这种吹响乐器的最早雏形。
唢呐,民间又叫喇叭,是流传在秦安大地上的一种古老民间演奏乐器。明代王圻在《三才图会》中记述:“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今民间多用之。”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秦安唢呐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迎来了最为繁盛的时期。这种来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的乐器,以它独具一格的曲牌、演奏技巧和独特的魅力而被广大群众所喜爱。
秦安唢呐一般适用于民间祭祀、集会、丰收节庆或婚丧礼仪中。秦安俗称婚事为“红事”,丧葬为“白事”。红事一般有六种礼节,即提亲、定亲、提话、迎亲、安房、婚后礼仪。红事上,一般都要用吹唢呐来营造欢乐之气,以示庆贺。而白事,一般在送终、报丧、入殓、守铺、吊唁、出殡等环节吹响,抒悲情,表哀思。无论红事,还是白事,唢呐在演奏时,一般都会配有云锣、鼓、钹、梆子等乐器。在诸多的迎来送往中,场面从十几人到七八人不等。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演奏,都能突出秦安唢呐抑扬顿挫、感染力强的特色。
秦安唢呐由哨子、气盘、信子、管子、喇叭碗几部分构成。按音高可分为高音、次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唢呐。秦安唢呐音色高亢,明亮。在和其他乐器的配合中,往往能烘托出黄土地大气磅礴、庄重肃穆的气氛,在视觉上因为夸张的肢体语言而有着较强的冲击力。
以葫芦河为中心,秦安唢呐从县城辐射到魏店、安伏、千户、西川等乡镇。其中,流传于魏店镇、安伏镇的牛家唢呐是秦安唢呐中最具特色、最为典型的代表。
牛俊虎,秦安县安伏镇人,秦安唢呐代表性传承人。八岁时,他就跟随父亲学吹唢呐,到十五岁即跟班演奏,主攻中音唢呐和板胡、三弦。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他将秦安唢呐的吹奏技巧,如连奏、单吐、双吐、滑音、颤音等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他看来,唢呐,是这片土地上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敬重和热爱。这种诞生在黄土地上的特色乐器,无论是表达自然事物,还是喜怒哀乐,都能展示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情境的吹响,他逐渐认识到,秦安唢呐更多源自民间礼仪的一种表达。欢喜时,表达对人的一种尊重,悲伤时,表达一种沉重的情思。唢呐一响,惊天动地,人生由此而有了更多的盼头和念想。
在秦安,除过婚丧人事之外,祭祀是唢呐演奏最多的一种特殊情境,也是这一民间乐器表现最突出、最能发挥自身特点的生活场景。
镇江王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杨家坪村。这座香火旺盛的庙宇,供奉的是保家卫国的杨汜将军。它最早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每年春秋两季,村里的民众都要进行民间祭祀。高亢、悠远的唢呐,倾注了民间对逝去英灵的缅怀和纪念之情。这样的场合,最适合大调吹奏。所谓大调,就是一种调式,明朗,柔和,利于气氛的表达和情思的倾诉。其实,每到街头庙会,牛俊虎都会在各种祭祀场合吹唢呐。在这种肃穆的氛围里,他的精神境界都会发生悄然的变化。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秦安唢呐无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以实用与娱乐的表现形式,体现了秦安人民丰富的生活情感与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挖掘、整理,如今我们既可以听到喜庆吉祥的《抬花轿》,还可以欣赏到哀婉低沉的《雁落沙滩》,还有细腻、清新的《割韭菜》。
刘虎,秦安县魏店镇人,自小就远离家乡跟班学艺。如今,虽已年过六十,但可吹奏秦安唢呐遗存的全部曲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会自己制作哨子。所谓哨子,就是唢呐的一个发音部件,也有人称它为哨片,有塑料的,也有芦苇的。不同的哨子,决定了唢呐音色、音质的不同。刘虎制作的哨子,取材于当地池塘边的芦苇,耐用,结实,而且音色清纯,很受艺人们青睐。秦安方言里,把芦苇叫雨子,有“死雨竹,籁八音”的说法,意思是芦苇生长的时候要把它压折,等成熟的时候就会干枯,这样的芦苇做出来的哨子,音质饱满、嘹亮,能吹奏出天籁一样的八音。
秦安唢呐是秦安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融合了秦安老调、民间小曲等地域性音乐元素,高亢、悠扬,极富感染力。
牛家唢呐,口口相传,经常吹奏的大概有四十余首、十多个调子,但很难见到完整的脚本和曲牌乐谱。几十年来,牛俊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采风、整理,牛俊虎收集到的曲子已经快到一百首左右了。
如今,在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把以前父辈们传下来的曲子和他在民间收集到的曲子变成文字印成书。另外,为了让这一弥足珍贵的艺术得到传承,牛俊虎经常会利用休息时间,在非遗传习所、小学为业余爱好者、小学生讲习、传授唢呐的吹奏技艺。
“丑般丑,三班手,钱儿票子八个斗,不如一班好吹手”。这是在秦安民间流传的民谣,朴实,生动。如今,面对曾经养家糊口的这份精神食粮,很多人却已经嚼不动了。不过在牛俊虎心里,他依旧保持着小时候对唢呐的那种崇拜、痴爱和赤心。他的心愿是,让这份粮食成为活下去的种子。
因为有了唢呐,平凡而简约的俗世生活就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更多的念想和期盼。看着这条日夜奔涌的母亲河,我们相信,也正是因为有了和牛俊虎一样众多的传承人,秦安唢呐这门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才会在这块大地之上得到更加深广的流传与发展。
(新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