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代书法巨擘故居 石窑陋室练就独特书艺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走进一代书法巨擘故居 石窑陋室练就独特书艺

原标题:文山清儒魏振皆

魏振皆

魏振皆

魏振皆先生书法作品

魏振皆先生书法作品

在皋兰县城南部7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小山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有皋什公路、梨花谷穿村而过,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文山村。

这里原名砬牌,因为文人辈出,后改村名为文山。一代书法名家魏振皆先生就是文山人。

魏振皆(1889—1974),字振皆,别号睫巢、洞叟岩、冷岩等,甘肃省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人。1909年入甘肃文高等学堂,又称“文高堂”(今兰州一中附设中学班)学习,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学习。1918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察。曾任酒泉中学、武威师范、兰州一中、兰州女师、兰州师范、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等校教师、教育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具有相当学识”“夙有声望的文人耆宿”被省政府聘为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

振皆先生自幼喜爱书法,刻苦研习,将楷、隶、行书体熔于一炉,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他习汉隶、魏碑,摆脱了一般习书者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真正学到了金石的古拙奇趣。他的书法“寓奇险于平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藏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点点墨迹斑斑血,消磨时间七十年”,他“不苟且”不草率的治书态度,成就了他艺术上的创新与独特的书法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振皆先生不仅精通书艺,而且兼治书史,古典文学造诣十分深厚,即兴吟诗作文,往往妙语如珠,文采过人。常以“性自孤亢兴自偏,不因人热不因寒”“云烟挥洒图心迹”的诗句,寄托情怀。“布衣蔬菜强筋骨,奇宇高文冠古今”,这是他的自书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曾历任校长、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文人一生两袖清风的朴素俭约生活。

土改时期,他将兰州官园(今城关区民勤街粮站附近)的家产变卖,捐献大量现金支持土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文史馆撤销,魏先生与家人一起回到原籍。由于自然灾害不断,连年歉收,他备尝生活的艰辛。但他乐观自持,胸襟广阔,表现出一个书法家穷且益坚的品性。他隐居三年,将屋后悬崖上的天然石窟雕凿成几个巨型房洞,缘梯而上,在洞中会友,潜心练字、作书,其独树一帜的“魏体”书法便形成于此。

追寻一代书法家的足迹,我们可以进入振皆先生的故居一探究竟。故居是人工凿建镶砌而成,6米多高的石窑,窑内有客厅、卧室、石水窖、炊具等,总面积约45平方米,能容纳数十人,石窑下,原有房屋三间。石窑壁上有振皆先生亲笔书写的“忍耐、谨慎、和平、庄重”八个大字,清晰可见。

正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振皆先生虽住于悬崖岩洞中,蔬菜布衣,淡饭粗茶,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笔耕不辍。他与世无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用毛笔书写了自己高洁傲岸的一生。

虽然振皆先生已经逝世四十多年了,但他一生心血倾注于书法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对文山村的后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书艺价值愈来愈明晰、愈来愈珍贵。

文山毓秀,人才辈出。为挖掘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文山村成立魏振皆书法协会,筹建活动场地,供村民研习书法。书法让文山人的生活充满诗意,爱好书法蔚然成风。

依托文化底蕴,2018年,讲述文山400年历史的书籍《文山史话》正式发行,从史海钩沉、古迹遗址、物华天宝、文笔星火、经济纵览、文化奇葩、民俗乡韵、方言俗语、人物春秋、桑梓回首等10个方面收集记载了文山村的发展和历史,全景描绘了文山村的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见证了文山村人民艰苦的创业史、勤劳的守业史,展示了“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文化新形象。

在文山村委会东南、文山小学西南处,我们能看到一棵古槐,历经百年风雨侵蚀,主干依然完好,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其顽强而又蓬勃的生命力,令人惊叹。在村民的心目中,古槐是奇观,是文物,是文山人的珍贵遗产,魏振皆先生的书法就和这古槐一样,是文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山村百年生活的历史见证。

马健 文/图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