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窑里的窑变岁月(上)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何喜田
天水秦州窑源于唐代,所烧瓷器有碗、壶、盘等,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它釉色素淡,胎土细润。在外形上,造型古朴、气质自然、沉稳持重。金元入主中原后,窑厂日渐式微,直至衰闭。
秦窑之兴衰
清代学者蓝浦一生教书为业,虽穷困潦倒,仍痴心于瓷。其遗稿《景德镇陶录》生前未曾刻版印刷,身故之后,经学生郑庭桂多方奔走,才得以面世。得益于广博的见识和细密的积淀,在《古窑考》中我们才看到了这样的记述:“秦窑,唐代烧造,今甘肃之秦州也,相传器者碗杯之属多,纯素,亦有凸鱼水纹者。”这是秦窑在陶瓷史著中最权威、最简洁的描摹。如此,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的秦窑,见之于笔端,流转于乱世,初识于后人。这,不能不说是秦窑的幸事了。不过,相比于瓷的辉煌,这部记述陶瓷的遗著以及作者的清贫,让人黯然销魂,不由涌出冥冥之中的辛酸和无奈。
秦窑,如秦人。简约,深邃,质朴。晚清分巡巩秦道道员董文焕就任期间,清廉耿正,官声有碑。离任返回原籍山西洪洞时,只带走了秦城瓦窑坡出土的两只秦窑素碗,以作留念。一土之情,莫贵于素碗。赤子之心,跃然而来。
乡民传言,在今秦州区北坡皇城旧址下瓦窑坡附近,曾挖掘出古秦窑遗址。当时出土了一些瓷胎碎片,因未加及时保护,现已荡然无存。今天的瓦窑坡,楼房耸立,九省通衢,窑的辉煌只剩下一个地名,大多事物消散于时间深处。
窑而不复,徒留悲伤。
唐时的秦州,临近蜀地大邑的邛崃窑。邛崃窑,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以烧制青、褐、绿釉和彩绘等器为主。当时从长安出入蜀地经天水较为便利。“一溜溜山,两溜溜山,三溜溜山,脚户哥下了个四川。一串串铃,两串串铃,三串串铃,骑走骡摇了个舒坦。”这是秦州小曲《下四川》中留存的唱词,脚户们的欢声笑语恍如昨日。唐以前,秦州以西没有名窑的记载。往东,翻关山进入关中,有元魏时的关中窑,宋时耀州窑等。陕西省耀州区距秦州直线距离200多公里,骑马三日可达。当时的耀州窑,盛产刻花和印花青瓷,是北方青瓷的代表,也是宋朝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的见证。西端的秦窑,和它们遥遥相望,互为表里,无论在烧造技术还是在釉色、器型等方面都将唐宋以来北方的瓷器生产推向了一个高潮。
千年历史,兴兴衰衰,秦窑瓷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位。它造型古朴、气质自然、沉稳持重、釉色淡素、胎土细润,精美绝伦。
金代瓷器业是在辽、北宋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金统治时期,作为金朝辖区的甘肃地区出土诸多金代耀州、磁州窑瓷器。
金元入主中原后,秦州窑瓷业文化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受到极大冲击和摧残,因而秦州窑生产举步维艰,逐渐衰闭。
秦窑之品存
秦窑出品,盛世呈现。
有幸的是,秦窑里的出品被天水藏家雷水盛收集到几件。它们既有邛窑器型味,又与关中窑质胎相似,更具有天水陶瓷特色。
北宋蛋青釉荷叶型蓝宝石矿料青花八卦太极云洗。据他回忆,是二十世纪末甘谷盘安镇刘家墩的村民在取土时偶尔发现的。洗,是一种盛水洗笔的器皿,属文人用品。器的口径23cm,坐底径8cm,高6cm。方内画阴阳太极八卦如意吉祥云纹图。最醒目的是,洗内双龙缠绕,恍如“伏羲女娲交尾图”的雏形。令人称道的是,这件瓷洗,画技大胆,内容丰富。尤其是云、卦、太极鱼三层图景,寓意着天、地、人协调统一,和谐自然。其釉色历经千年仍十分玉润铮亮,完美无缺,底口泥胎,胎质黄褐色泛红,十分精美。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太极图作为伏羲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是天水地区历史文化深厚的体现。在天水,有汉苏蕙的织锦回文图,其中八卦、太极的文化烙印极其突出。东汉隗嚣割据天水时在城北建造的宫殿,被称为隗嚣宫。当时的隗嚣宫城,东起五里铺,西临濛水(现罗玉河),北至山巅,南临藉河,河谷平川之地的城址约占十五平方公里。在日后出土的瓦当上都发现绘有太极图案。太极,在民间一直包含了一种祈求平安、和谐与长久的愿望。夹板舞中的两只夹板,也叫阴阳板,一阴一阳,惊天动地间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平衡。民国时期天水民族工业兴起中诞生的天水火柴厂,其包装盒上,也是饰以八卦、太极图案。拨开历史的烟尘,太极图贯穿于天水文化的各个阶段。它不仅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被物化、精神化。
如此,陶瓷之瓷,早已超越本身,成为文化最古老最具魅力的载体之一。
蛋青原始玛瑙釉蓝花压口杯。这是雷水盛的另外一件五代藏品,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甘谷县四十里铺古永宁镇。玛瑙蓝,为蓝色,也有蓝白相间,安静,舒适,高贵,夺人耳目。珍珠釉是附在瓷胚胎上的一种有如珍珠般细小颗粒的无光亮高温釉,质感强。
该口杯高10cm,上口手捏黏泥接连,珍珠釉浇注粘连处留有数滴珍珠釉泪珠。口沿前倾,连口粘痕明显裸露。通体呈吊南瓜分棱,八道指泥壕显八股棱条。造型珍珑灵秀,珍贵之处在于上施浅玛瑙釉,体面使用蓝宝石矿料画一束盛开的菊花。画笔娴熟简练,富有立体感,且活灵活现。在背面腰中部,用淡青花题“□□”二字,字虽模糊不清,但胎土细腻,瓷壁轻薄又坚硬如骨,胎底色黄中泛红,瓷体表面青釉中又泛小针褐色点。把手处,窑变为蚯蚓走泥纹。这种泥纹,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是釉层在干燥或烧成时发生干裂,后在高温阶段又有釉流入填补而形成的。在民国以前,蚯蚓纹曾被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
此杯尤其珍贵之处在于,蓝宝石矿料釉在古瓷中使用还是最原始的,珍珠釉的出现例证了相关文献记载,花卉画在宋代以前的瓷史上甚为罕见。
(天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