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智造厚积“箔”发 背后有支硬核团队

兰州新区智造厚积“箔”发 背后有支硬核团队

近日,省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4甘肃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其中,位于兰州新区的民营企业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海亮新材”)凭借卓越的经营业绩、稳健的发展态势以及对社会经济的积极贡献,入列榜单。

近日,记者走进海亮新材,深入铜箔智造车间,探寻企业创新发展的密码。

数智为擎提质增效

走进海亮新材生产车间内,一排排生箔机满负荷运转,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铜箔在一道道工序中加工、流转……

铜离子通过生箔机运转,生出箔材。

铜离子通过生箔机运转,生出箔材。

“生产过程中,不能有任何褶皱、翻折,哪怕有一粒尘埃落到上面,都会导致整卷铜箔报废。”海亮新材生产部负责人邓烨介绍道,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对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才能确保每一卷锂电铜箔性能优良、薄如蝉翼。

行走在偌大的无尘恒温生产车间内,数十组现代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却鲜有工作人员的身影。在这里,厚度只有3.5~8微米的极薄锂电铜箔随着滚轴从生产线下来,然后通过生箔、烘烤、分切、检验、包装等工序,源源不断地送往国内市场。

3.5-8μm锂电铜箔正在等待烘烤

3.5-8μm锂电铜箔正在等待烘烤

“眼前这条生产线,依托智慧物流云底座,生产车间内重达1吨多的铜箔卷能实现自动上卷、下卷、烘烤、分切和包装。”邓烨介绍道,这是海亮新材引以为傲的智能制造成果。

这条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厉害之处在哪?在传统生产线工作过的邓烨脱口而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工厂的生产要素、管理要素、基础建模进行三维可视化管理,实现了实时作业流程的可视化监测,有助于控制成本和提升生产效能。”目前,这条生产线生产单万吨铜箔用工同比减少约50%,生产制造成本比部分同行低25%-30%。

人才为基寻“新”聚“智”

2023年,海亮新材收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数字车间”“绿色工厂”“智能工厂”等多项荣誉,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参与编制的铜箔行业首个团体标准通过评审并发布……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海亮新材背后强大的研发团队。

企业员工细心监测3.5μm锂电铜箔

企业员工细心监测3.5μm锂电铜箔

“目前,海亮新材团队已拥有8名具有20年以上铜箔行业丰富经验的关键技术专家与高级管理人员,涉及研发、生产、品质等主要价值环节,掌握各类锂电铜箔的制造技术,现已形成“院士—专家—博硕研究员”的专业化人才梯队,拥有清华、北大、浙大、兰大、北理工等C9、双一流高校硕博背景青年人才40余人。”海亮新材研究院副院长潘郑泽介绍道。

海亮新材自2021年落户兰州新区,就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研发驱动并行,持续引进行业领军专家及双一流高校硕博士研发团队,掌握并成熟运用铜箔关键制造技术,同时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内最先进的关键设备,形成具有海亮特色的优势技术集群。

“截至目前,海亮新材研究院在职双一流名校博士18名(含6名博士后)、硕士30余人。布局五大前沿研究方向,正在加速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跑企业。”潘郑泽透露,依托雄厚的人才基础,未来海亮新材将不断开发高精尖产品,包括新型材料、新型合金等,让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创新为翼“箔”出奇迹

在海亮新材铜箔生产车间内的成品区,记者注意到,一张张纤薄的铜箔亮闪闪地呈现在面前。其表面光滑平整,用手触摸极薄极轻,犹如一件件科技感十足的艺术品。

“作为电池负极的铜箔越薄,电池能量密度就越高,续航时间也就越长,还有助于减轻锂电池重量。”潘郑泽介绍,锂电铜箔需求前景广阔,轻薄化是发展趋势。

海亮新材瞄准锂电铜箔极薄化的这一发展趋势,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设备精度,完善工艺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在去年就生产出3.5微米极薄铜箔卷状样品,刷新行业纪录。

“3.5微米有多薄?就相当于普通人一根头发的三十分之一。”潘郑泽这样描述,“铜箔看上去薄如蝉翼、吹弹可破,实际上在受力均匀的情况下,可承重30公斤以上,抗拉强度越高,电池安全性越好。”

海亮新材的铜箔智造车间

海亮新材的铜箔智造车间

如今,海亮新材已熟练掌握了3.5微米、6微米、8微米等超薄双面光锂电铜箔,高抗高延锂电铜箔,单卷长度20000-40000米等一系列高性能电解铜箔的制造技术。今年上半年,企业还成功突破了抗拉强度在700兆帕级的超高强度铜箔产品开发,并实现批量化生产。凭借着对电解铜箔技术的孜孜探索,海亮新材的铜箔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3年,共有2.5万吨铜箔从这里产出并运往全国各地。”海亮新材综合管理部行政经理张矅鹏介绍,企业边建设边生产,到2027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的生产能力,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助推兰州新区成为高性能铜箔研发生产基地,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怡青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