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70年砥砺奋进,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70年春华秋实,阿克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光荣与梦想,欢笑与汗水,如同一面面镜子,既辉映着祖国建设成就的光辉灿烂,也折射出阿克塞同行共进的沧桑巨变。
值此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阿克塞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感恩奋进七十年》专栏,回望发展历程,传承精神风貌,述说发展历程,感怀时代变迁,高颂祖国赞歌,展望锦绣未来。
畜牧业是阿克塞县的支柱产业。从过去单一的传统养殖,到如今全产业链发力,当地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大农牧”发展思路,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畜牧业全产业链条,让传统产业强起来,迸发绿色新动能。
记者 徐春燕:现在我们来到了阿克塞县万只肉羊规模化养殖基地,在这里,我发现了“一少一多”的现象,少的是在这么大的一个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寥寥无几。多的是,在角角落落里,我发现了许多的“黑科技”。
阿克塞越盛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厂长 范杰德:咱们扫一下羔羊的电子耳标以后,就会出现羔羊的信息,它的父号、母号,还有它的出生日期。这只羊羔出生55天了,经过我们精心的饲养,它的健康是非常好的。
阿克塞越盛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厂长 范杰德:通过这个耳标,它的父系母系,它出生之后各个指标都会有。简单一点来说,相当于我们人类的一个身份证。通过智慧养殖平台、电子耳标,羊进场之后,啥时候配种、产羔、出栏,这个过程中的数据都会录入到当中。
智慧化是这家养殖基地最突出的特征,公司引入智慧养殖管理系统,通过智能采集、可视化监控,完成对羊的繁育优化、吃喝拉撒、妊娠分娩、疾病预警、定级销售、数量盘点等全方位管理,实现了一只羊从“娘胎”到餐桌的全程数据可控、质量追溯。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人员的减少、成本的降低和产能的提升。今年5月份,养殖基地第一批3036只小羊羔顺利降生,一羊一档,成活率达到了96%以上,目前基地羊存栏量6820只,和刚建成时的投栏量比已经翻了番,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阿克塞越盛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马登亮:我们公司旨在打造阿克塞县畜牧业全产业链,通过前端的饲草种植、中端的设施养殖、后端的屠宰冷链加工,在我们设施养殖基地,对肉羊的品种作一个改良繁育,然后通过技术扶持,带动全县的设施养殖户来提质增效,再带动牧户的收入增加。产业链已经通了,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强链补链,通过技术赋能、科技赋能和智慧化养殖的这些手段,来打造我们养殖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养殖是当地畜牧业全产业链布局中的一环,除了设施养殖,高原生态养殖也在蓬勃发展。整个产业链的前后端涵盖了饲草种植、繁育养殖、品种改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屠宰与精深加工、电商服务、冷链运输等多个领域,上下游融通发展,产业链环环相扣。
向新而行,逐绿而生。阿克塞县委、县政府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用绿色理念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盘活优质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绿色畜牧业全产业链供销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加快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全力助推畜牧业在传统赛道上实现突破,提档升级。2023年末,阿克塞县牲畜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30万头(只)和16.5万头(只),“阿克塞羊肉”纳入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阿克塞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 齐加斌:我们坚持做好绿色文章,我们按照“山上繁育、山下养殖、多季出栏”的绿色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标准化养殖,投资1亿余元实施了屠宰冷链加工、日光温室、万只羊场、肉羊良种繁育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目前,我县的畜牧业全产业链逐步形成。阿克塞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深度打造特色农牧业品牌,目前,“祁连雪玉”“哈尔腾羊肉”“越盛农牧”等品牌销售已覆盖北京、上海、兰州、四川等地,从牧场到餐桌的销售网络已全面形成。通过就业+产业双轮驱动,我县更多的农牧民实现了就业,2023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406元,同比增长达到8.2%。
图文:夏艳婷 黄涛 徐春燕 别尔哈里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