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公设“伏”在雍城

秦德公设“伏”在雍城

原标题:秦德公设“伏”在雍城

俗话说:“热在三伏”。可见,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那么,“伏天”是怎么来的?

在27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秦国第11代国君秦德公继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雍城(今宝鸡市凤翔区城南)。秦人“九都八迁”,如果说西犬丘是秦襄公的立国之都,咸阳是秦人统一六国后的天下之都,那么雍城则是秦人历时最长、祭祀功能最齐备的礼制之都,其余都城则为秦人临时性军事、政治驻地,算不上真正意义上国都。秦国从德公以后,进入了长达327年的雍城时代。

秦德公定都雍城后,对广袤丰饶的雍城平原、阡陌纵横的田野、民间男耕女织的美美与共,这一切十分满意。农耕社会,“三百六十行,种庄稼为王。”农业收成好则国家安稳,百姓安心。秦德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农业与天气的关系。他发现雍城周边地势高阔,河网密布,而雍城也是名副其实的“水上都城”。每年夏至以后,暴雨频发,雨天与酷暑交替出现,湿热与燥热轮流来袭,气温一天比一天走高,空气湿度不断增大,天气又潮湿又闷热,“风、湿、暑、燥、火”这“五邪”天气在雍城大地肆虐,而且这种“蒸笼”天气每年最少要持续三四十天,连狗都热得伸出了舌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这样的天气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人的身体健康消耗、影响都很大。

限于当时人们的认知,秦人在崇神信巫思想的支配下认为,雍地闷热难耐之气是地下散发出来的毒邪之气,必须用宰杀牲畜的方式来祭祀驱之。于是,有人就提议用杀狗淋血的方式祭祀,并把狗皮悬挂在雍城城门上,以驱邪避毒,保佑城里不受毒邪之气侵扰。因为狗肉性热,秦人用“以热制热”的办法避暑,类似中医的“以毒攻毒”疗法。这种节气既然与杀狗祭祀有关,秦德公就下令把一年中最高温、最闷热、最难耐、最毒邪的这三四十天叫作伏天。顾名思义,伏字就是由“人”和“狗”组成。

伏天,古人还有一种解释是一年中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而形成的天气现象。秦德公还命令掌管天气的官员将伏天做了进一步划分。这才有了司马迁在《史记·正义》中记载:“六月(农历六月)三伏之节起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秦德公在国都雍城发现伏天这一现象及运行规律,对我国农业、天文、气象、历法等贡献很大,以至于使用至今。

那么,伏天是怎么起算的?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即所谓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具体说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也就是古历书上所说的“夏至三庚便数伏”。十天后的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是20天,叫两个中伏,也有人把头伏、两个中伏、末伏算在一起叫四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十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俗称“秋老虎”,末伏也是十天,是一年中热的最后时间。

冬至当天即“入九”,而“入伏”却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那么,庚日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国古代采用“干字纪日法”,即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庚,在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庚日会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可见古人以庚日来记“伏”是有讲究的。

伏天既是一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难怪《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伏天与农业生产、居家出行等息息相关,比如有“伏天分公母”一说,农历单日入伏叫公伏,双日入伏叫母伏;“公伏热死老黄牛,母伏狗不展舌头”“雨打公伏头,大热四十五(天);雨打母伏头,炕边长蘑菇。”等等,这些民谚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至今对我们仍有裨益。

今年7月15日至7月24日为初伏10天,7月25日至8月13日为中伏20天,8月14日至8月23日为末伏10天。2024年整个三伏天将持续整40天。

入伏以后,养生一直是人们津津有味的话题。人常说:“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无处走。”说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头伏一只鸡,一年好身体;二伏吃狗肉,行走快如风;三伏吃甲鱼,营养又美味。关中西府一带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的说法。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以热治热,发汗排毒”“冬病夏治,方除病根”。三伏天要适当调整饮食和作息,提倡自然、顺时养生,适时晒后背,是谓“天灸”,增补阳气,清暑祛湿。早睡早起,平心静气,方能抵御这又闷又热的伏天暑气环境。

古文明的兴衰,历来与气候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与气候的关系,常常是人们深切关注、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秦德公在位只有两年时间,他的三子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秦德公在位虽短,但他迁都雍城,设立伏天,生子任好(秦穆公),仁义宽厚的历史功绩,无论在秦史还是我国古代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舟平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