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泛着岁月斑驳光影的“一封信”——1992年首届兰洽会印象
粉色和米色两种颜色,8开大小的纸页。这是1992年3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组委会(如今的兰洽会)《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它静静地躺在我的“百宝箱”里已32年了。那是一种久别的重逢。它像久违的老朋友,亲切又温暖,字里行间都是这座城市温馨记忆。
都说遇见是有缘分的。收藏《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纯属一次偶然机会。那是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闭幕后的一天,发现这些宣传单静静地躺在单位的一个角落,应该是没有发完的资料。我拿起来仔细阅读起来,被文章的文笔和主办方坦诚的态度而感动。敞开胸怀,用通俗的语言向全市人民讲道理,叙述办会迫切性和必要性,也让我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引起共鸣。
在那个年代,要在全市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展会,只能在探索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启动行程,老实讲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要得到全市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宣传工作必须先行。除了媒体动员,大规模派发宣传单人手一张,也是空前的大手笔。
宣传效果显而易见。记得单位也通过各种方式向全体职工动员,以实际行动支持会展顺利进行。按主管部门要求,抽调两个礼仪引导员,统一进行培训。我的两个同事,放下手中的活,欣然参加统一培训。
多彩的九月来了。那是兰州人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狂欢。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的兰州,有黄河百里风情线的旖旎,有弥漫在大街小巷的瓜果飘香,有西部名城的古色古香。来自远方的客人,云集兰州。丰富多彩的盛会,给兰州带来活力和影响,形成了特有的节会经济、节会文化、节会人气、节会效益。
印象最深的是开幕式上“行进式”表演,各单位要派人作为观礼人群。我们单位几十号人被指定在东方红广场西口,事先彩排了一次。兰州几条街道都搭起了营销铺面,商品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农产品一条街。不得不说,展会打开一个魔盒,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
我和同事们成为盛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商品展台前,我们单位的产品放在醒目的位置,礼仪引导员,身着湛蓝的服装,大方得体,身佩绶带,气质不凡。来自各地的表演队伍由东向西依次经过主席台。行进式表演,以鼓舞队为主基调,为盛会增色不少。
文字是有温度的。《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就像一封家书,开门见山谈重点,开诚布公说要义。“举办这样规格高、规模大、范围广、要求严的综合性节会,在我市我省都是第一次。”发出“机遇挑战并存,兰州应该怎么办?”的大问号。要求全体市民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推进各方面工作,当好东道主,办好盛会,迎接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到来。
文字是有时代印记的。客观地呈现当时兰州现状,也让每个市民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语重心长,说说掏心窝子的话,“每一个关心自己家乡兴衰的人们都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大潮不断汹涌高涨的今天,沿海率先起飞,东南各地紧追不舍,我们兰州……”谁愿意闭关自守,闭目塞听?机会来了,也许展会能打开瓶颈,打破束缚,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促膝相谈,打开心扉,这也是我最欣赏此文的地方。
文字是有记忆的。首届节会办会宗旨是“开放、友谊、发展”。三大类活动各有特色。文化艺术活动;经贸洽谈、商品交易和科技交流活动;旅游观光活动,是好事也是难事,家底薄,经费紧缺,应该说,兰洽会得到了全体市民的理解、支持参与,也留下了宝贵的办会经验。
兰洽会像极了一本大部头书,从会展名称的改变,会展时间的定位,会展主会场的定位,会展规模的升级,展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以“桥”为媒,合作交流。每位市民期待着兰州这座欧亚大陆桥上的枢纽中心城市,成为一个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大陆经济带的中坚力量。将自己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城市形象展示给世界,为未来兰州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贸易洽谈,谈出成效。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文化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兰洽会的成功举办,给这座城市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如今兰洽会已成为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寄托了城市更多的期待。
文化盛会,提升品位。因为有了多彩的七月,生活在兰州的市民充分体会到节会喜庆的氛围。黄河风情文化,在兰洽会的烘托下,早已在老百姓心中扎下了根。
杨玉珍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