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建"科产融合"希望新城

兰州新区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建"科产融合"希望新城

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改革牵引 创新主导

     新区全力打造“科产融合”希望新城

开栏的话

兰州新区报记者 魏晓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本报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专栏,展现兰州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发布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公示名单,兰州新区成功入选,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这是兰州新区以落实“强科技”“强工业”行动为牵引,发挥“先行先试”功能优势,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西部创新高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最大增量”的又一张“成绩单”。

近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1300个、总投资6000亿元,初步构建起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

搭平台

多维度聚集创新要素

在兰州新区重离子装备制造基地,能够实现年产医用重离子治癌装备3套,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先行者”。

重离子装备制造基地的发展是兰州新区推进高端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兰州新区联合中科院近物所、上海应物所等科研机构,建成大科学装置检验检测中心、同位素实验室、离子束放射治疗技术创新中心、超高温钍基熔岩泵试验平台,通过平台引领,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创造发展新增长点。

此外,建成兰石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海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佛慈现代中药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181个;宝航碳材料研究院、金川兰新半导体封装重点实验室、科近泰基创新联合体等20个平台加速推进;兰石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大功率五缸泥浆泵、大功率电解水制氢装置等突破关键技术,解决能源装备“卡脖子”问题;海亮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5项、受理专利30项,发布行业/团体标准9项,研发的3.5微米超薄高性能铜箔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些企业创新平台成为兰州新区集聚资源、汇聚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多维度聚集创新要素。

不仅如此,在兰州新区,还有众多产业孵化平台做支撑。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个,省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0个,孵化企业超过1000户。化工园区专精特新孵化基地入驻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等“高精尖”项目184个,落地产品中打破垄断和替代进口产品120种、出口外销产品220种、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产品208种。

强主体

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6月,甘肃科技集团所属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用有机过氧化物生产项目在兰州新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加速特殊化学品国产化替代进程,进一步筑牢甘肃省在国产有机过氧化物行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厚植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兰州新区加快培育创新主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26户、专精特新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家,甘肃博睿重装、兰泵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位素实验室、农垦药物研究院等7家单位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实施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和奖励291项,获批科技研发项目79项、科技奖励95项,资金总量达2.8亿元。积极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省级企业研发活动专项,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30%。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方能引才留才,激发创新活力。兰州新区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扶持办法》《促进人才聚集奖励扶持办法》等,不断健全完善人才政策,并且建成专家协同创新基地和海智基地各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现有硕博人才1500余人、教授级高工40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121.73人。

促转化

深层次引领产业发展

今年4月,兰州雅本药物创制科技有限公司抗病毒药物中试项目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投运。这是兰州新区出台《兰州新区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后的首个中试项目,是兰州新区率先打造集聚型专精特新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服务平台,成为全国精细化工科创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示范样板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层次引领产业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兰州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累计引进转化科技成果533项;与31名院士专家团队、2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科研项目12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制顺利推进;重离子超导磁体关键样机测试成功;北京大学黄春晖院士团队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实现量产,达产后单产品产值1.5亿元……

行走在“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兰州新区正在全力打造“科产融合”希望新城,构筑起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兰州新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