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久弥新的天水非遗
秦州鞭杆舞表演 天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水县皮影 天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水县皮影戏传承人马天德 天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玉盘 郭冰凌
玉白菜 令军平
和谐 令军平
玉爵杯 郭冰凌
玉壶套杯 郭冰凌
鸳鸯玉摆件——辣椒 郭冰凌
编者按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源地。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秦州鞭杆舞,绸带飞扬,铜铃激荡;武山夜光杯雕,一刀一刻间诉说着岁月未逝、繁华永存的韵味;清水皮影艺人坚守一生,用皮影雕刻岁月变迁,守得一方文化绵延传承……让我们一同走近天水非遗,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的迷人光彩。
古朴鞭杆舞 翻飞似蛟龙
何喜田
天水市秦州区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大约3000年前,这片广袤之地曾是秦人先祖生活的主要地区之一。《史记·秦本记》记载,秦人首领“在西戎,保西垂……有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水经注》解释,西犬丘,就是今天秦州区西南的杨家寺镇、秦岭镇一带。秦州鞭杆舞相传是秦人在长期放马、畜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取意于牧马人的纵马扬鞭,恣意奔腾。
鞭杆舞的道具由一根普通的竹竿加工而成,长1.5米左右,两头挖孔,孔里镶有两枚铜钱,扎有红色的彩绸,拴有小铜铃。鞭杆舞动时,绸带飞扬,铜铃激荡。表演时一般以4人为一组,可以8人舞、12人舞,也可以演化为16人、20人、24人等长阵或方阵。
舞步分行进步和固定步两种。行进步,整齐有力,威猛壮观,似排山倒海。固定步,对称穿插,跳跃腾挪,如天马飞奔。舞蹈队伍旁边,是由笛子、板胡、二胡、鼓组成的伴奏乐队,其中夹杂数人伴唱助兴。所唱曲调,多为当地的秧歌或小曲,悠扬婉转,细腻动人,而唱词则大多讲述一些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
在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斜坡村,鞭杆舞常用的曲子是《八度神仙》。这首曲子据说已经传唱了几百年,讲述的是神仙故事。有了小曲的伴奏,表演者须根据鼓点、演唱的节拍不断变换队形,时圆时方,或蹲或跃。整场演出中,彩鞭如蛟龙,左右翻飞,如惊雷闪电,似巨浪拍岸,蔚为壮观。
由于地域、历史传承等原因,秦州鞭杆舞主要分布在秦州区西南的秦岭镇、牡丹镇、杨家寺镇及礼县红河镇一带,有的地方称之为打鞭子,有些地方又叫霸王鞭。秦州鞭杆舞属于民间社火的一种,只在每年春节时才由村民们自发组织表演,以此表达他们祈福迎祥、期盼来年庄稼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秦州鞭杆舞的舞蹈动作以养马时的放牧动作和一部分武术动作为基础融合而成,需要舞者有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武术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鞭杆舞剽悍、刚烈、粗犷而充满激情的独特韵味。
千百年来,通过口口相传和家传、村传而不外传这种最古老的方式,斜坡村人长久地保持着对秦州鞭杆舞的热爱和传承。
今天,人们依然用鞭杆舞来表达对这片故土的热望,起舞之时,还是一样古朴的动作,还是一样古老的曲调,还是一样如火的激情。
雕刻皮影的奇妙历程
胡晓宜 徐媛
我们来到天水市清水县秦亭镇马天德家时,老人正一刀一刀雕刻着手中的皮影。彼时已近正午,阳光暖暖地洒在他身上。
皮影戏作为一种典型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通过灯光照射皮影形成静止或活动的画面以展示故事情节,唱腔以秦腔大剧为蓝本,可唱全本戏,也可唱折子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清水皮影戏发端于明清时期,其唱腔被称为“影子腔”,属“梆子腔”体系,因受地方语言特征和民间小调的影响,多带有“老腔老调”特色。
“那时候,村里但凡有庙会总是要请皮影戏班子来唱上几天,左邻右舍的大人孩子都会来凑热闹,那个热闹劲儿和过年的感觉差不多。”马天德老人回忆说,他爱上皮影戏是在小时候,“从第一次见到皮影戏开始,我满眼都是皮影子、锣、梆子……”
虽一心念着皮影,但直到36岁,马天德才雕刻起了皮影。“那时只见过唱皮影戏的,影子是咋雕的没见过。后来通过打听,知道秦安有一位会做影子的老师傅,就专门跑去秦安看人家是咋做的,回来自己制作了这些东西,开始模仿着做。”马天德边说边用手指着雕刻桌上那套被他视为宝贝的家伙什。
目光所及是70余把大大小小、宽窄不一的刀具。这些刀具都是马天德亲手打制而成,有斜口的、平的、圆的、三角的、花口的。“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刀,三分手艺七分家什,好的工具是皮影雕刻成功与否的关键。”马天德说。
初涉皮影,最繁琐的莫过于制皮。买来牛皮,再拿工具一点一点刮干净,头层牛皮刮薄,变成干净透明的样子后钉到墙上。
皮影制作,雕、绘并重,制作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工序,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其中,雕刻是最难的一步,要求每一刀精确无误,但凡失误便前功尽弃。
说罢,他从里屋提出来一个棕色、木纹斑驳的箱子。轻轻打开皮影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折叠整齐的红色丝绒包。丝绒包里又缝着六个布袋,里面依次装着神仙头、官头、将头、相头、旦头及杂头,形形色色100多个头茬。“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等11个部件组成,之间用线连缀,这样才能让皮影人活动自如、栩栩如生。”马天德说,“在皮影戏中,多个头茬用在同一个影身上的情况十分普遍,一个头茬用在不同影身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一套皮影中头茬与影身的数量并不对等,一般头茬的数量大于影身的数量。”
“你看,这些皮影不仅色彩艳丽、惟妙惟肖,都是五分脸或七分脸,上身和双臂比例也明显加长,这样处理,就是为了让皮影表演时,更加夸张和生动。”马天德随手从箱子中拿出几个活灵活现的皮影。细细打量老人手中的皮影,不仅造像独特,而且繁简有致,线条流畅,特别是染色后的效果更是艳而不俗,玲珑剔透。
时光荏苒,距离马天德做出人生中第一套皮影已过去近40年。说起昔日背着皮影箱,随班子到秦安、清水、张家川、甘谷及陕西的陇县、宝鸡等地演出时的场景,老人似乎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皮影班子不大,最多六个人,三个人也能演,不仅要会唱,还要会拉胡敲锣,人手紧缺时也要挑线,但不管人多人少都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几十年来,马天德依然坚守着这一行。于他而言,皮影是刻在他骨子里的艺术,没法丢弃。
如马天德所愿,如今皮影戏箱扩充丰盈,戏班子壮大兴盛,他也于2022年入选县级非遗传承人,于2023年入选甘肃省乡村工匠。除了每年正月跟着皮影戏班子走乡串村给乡亲们表演外,他还主动与学校对接,将清水皮影戏表演和皮影制作技艺带进校园,为这一传统技艺找到了更为年轻的传承者。
皮影戏台上温暖的黄色光影前,观众们渐次落座,铿锵的鼓声传来,古老的唱腔抑扬顿挫,幕布上舞动的精灵,正演绎着动人故事……正是这样一份坚守,让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色,显得更加浓郁厚重。
夜光杯雕 玉品奇葩
令陆胤
武山盛产美玉,素有“陇上玉器之乡”的美誉。尤其鸳鸯一带,有“众山皆藏玉”之称。据明万历《宁远县志》载:“县北二十里有桃花峡,中有溪流……峡石似玉,名峡石蕴玉。”清康熙《宁远县志》“峡石蕴玉”列为武山八景之一。
鸳鸯玉雕历史悠久,是中国玉帛之路上西玉东输的源头之一。据叶舒宪《关于齐家文化的起源——十次玉石之路考察的新认识》,“最先登上玉石之路的,就是渭河道上输送的武山蛇纹石玉。”武山鸳鸯玉“从仰韶文化时期就得到开发利用,有大地湾二期和四期出土的玉凿玉锛、天水师赵村第五期的蛇纹石玉锛、宝鸡福临堡遗址玉器和灵宝西坡墓地出土的14件玉礼器,以及镇远县出土常山下层文化玉礼器为代表。”这些蛇纹石玉器的出土,清晰地呈现出玉石之路渭河道。随后齐家文化登场,将西部玉矿资源区逐渐向西拓展扩大,形成史前西部玉文化发展的高峰。武山县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鸳鸯玉琮和权杖头、静宁县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玉钺(国家一级文物)、陇西县博物馆藏齐家文化鸳鸯玉璧、定西市博物馆藏齐家文化鸳鸯玉璜,都是齐家文化的鸳鸯玉礼器。甘谷毛家坪秦早期文化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玦,材质也是鸳鸯玉。明代万历编纂的《宁远县志》中所说的桃花峡就是现在的马河峡,峡中玉石就是鸳鸯玉。
鸳鸯玉雕,精巧美观。鸳鸯玉衍生的夜光杯雕,晶莹剔透,薄如蝉翼,造型别致,生动优美,2006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大旅游产品之一。
迄今明确知道的最重要的蛇纹石玉矿,是现今依然在开采和供应的武山县鸳鸯山的鸳鸯玉。渭河河道曾以便利的水路运输,让武山鸳鸯玉在西玉东输和玉帛之路大放光彩,铸造了武山“陇上玉器之乡”的亮丽名片。
武山鸳鸯玉雕件工艺复杂,要经过选料、钻棒、切削、掏膛、冲碾、细磨、抛光、烫蜡等二十多道工序。产品的光度、亮度、形态、精细程度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进步革新。智慧勤劳的武山人在玉器研究、创作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潜心钻研玉雕技艺的民间艺人。他们深入挖掘传统的玉雕工艺,四处拜师学艺,把绘画、诗歌等艺术运用到玉器创作上,使鸳鸯玉雕工艺美术品逐步形成其独具特色且名目繁多的玉品奇葩。
武山鸳鸯玉雕题材广泛,其中以“麦积石窟”“伏羲”“三角炉”等为题材的作品形象生动;花卉、动物、吉祥图案、人物故事等作品清秀雅致,情趣浓厚,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龙瓶、牡丹瓶、松鹤瓶等题材的雕件都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仿古双龙杯等,选材精细,造型美观,款式新颖,工艺精巧,光洁度高;“腾龙”“丹凤朝阳”“牡丹映霞”“双凤屏”等作品,更是备受大众青睐。在“2020甘肃省工艺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五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活动”中,武山夜光杯雕传习所负责人曹敏的玉雕《鸳鸯玉饕餮》荣获“创作创新一等奖”。
武山鸳鸯玉雕产品主要有酒具、茶具、娱乐摆件、健身器具及建筑装饰、大型雕件等三大系列60大类180多个品种,其中以夜光杯、龙凤杯、竹节杯、玉奔马、玉船、文房四宝、花瓶、熏炉等最为驰名。
武山夜光杯雕技艺传承者在弘扬传统鸳鸯玉雕工艺的同时,创作了更多富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审美性于一体的玉器产品,为夜光杯雕的传承发展赋予了新的生命。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