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接地气的窑洞养牛模式,何以结出丰硕成果?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平凉 > 正文

崇信接地气的窑洞养牛模式,何以结出丰硕成果?

原标题:崇信:牛业犇腾 全链发展

夏日崇信,惠风和畅。近日,记者走进崇信县黄寨镇甘庄窑洞养牛场区内,绿色与红色交织,接地气的窑洞养牛模式在这里结出丰硕成果,谱写着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

d54db380c89177447652bbc7cfe458e.jpg

多年来,在特定的群众养牛习惯的传统优势、气候适宜的区位优势、饲草丰富的资源优势加持下,崇信县黄寨镇抢抓平凉红牛发展的时代机遇,在甘庄村高标准打造500头规模窑洞养牛示范点,目前出栏红牛903头,村集体分红12万元,户均年增收3160元,当地以养牛为主的产业振兴故事越演越烈。

3e509a0fe7e77f94648f34f34068a5a.jpg

1442d5ee32aecd0a7a9bc4b215def38.jpg

从窑洞养牛起步,该镇围绕平凉红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成牛肉分割车间、熟食加工厂、红牛体验馆,打造了“饲草转化、肉牛养殖、牛肉加工、牛粪堆肥、还田增收”五位一体循环产业链。

“我们将持续突出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养牛大镇向养牛强镇转变。”黄寨镇党委书记王斌表示。

在锦屏镇马沟村,由崇信县红牛公司和招商引进的洛阳博雁养殖公司两家企业投资建设的平凉红牛育种能力提升暨陇通源5000头红牛养殖场,近期正在开足马力建设,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目前项目已完成部分牛棚修建,正在进行舍内配套等工程建设,预计8月中旬全面建成投产。”公司负责人王博介绍。

平凉红牛育种能力提升暨陇通源红牛养殖场总投资1.15亿元,是规划打造集红牛育种、繁育、育肥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养殖平凉红牛5000头、基础母牛800头,年出栏育肥牛3000头、犊牛600头。

炎炎夏日,走进崇信县红牛繁育场,一栋栋标准化牛舍错落有致,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草料,崇信县农投公司正组织人员对场区内的红牛进行采血、注射口蹄疫疫苗,全力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9e549c5786293c13d84193089c9bb12.jpg

在这个场区,良种、良料、良舍、良法和良医“五良”集成配套技术,产前、产中、产后、防疫全过程标准化养殖都得到了有效应证。

崇信县农投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东信心满满告诉记者:“我们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团队,依托国家动物种质资源平台,围绕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精心选育平凉红牛核心群500头,大力开展繁殖、推广一体化工作,努力将繁育场打造成平凉红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核心场,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在加快推动平凉红牛产业做大做强的新征程上,崇信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县养殖规模不断扩张、养殖方式不断创新、产业结构逐步完善、产业效能逐年提升、政策扶持持续优化。

014e868c7a0bafcce42468188995fa9.jpg

崇信县围绕打造平凉红牛产业核心区目标,抢抓创建省级现代农业(肉牛)产业园发展机遇,实施了富通肉牛养殖场、PCR实验室、肉牛育种能力提升、陇通源5000头红牛养殖场、白新庄振兴5000头肉牛养殖场等重点项目,建成芮和香熟牛肉加工企业,打造了“陇信合”“崇甄”等自主品牌,培育红牛特色强镇2个、专业村6个,建成千头以上标准化养殖场5家,成功注册“崇信红牛”、“崇信牛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端牛肉产品畅销北京、西安等市场。

牵住“牛鼻子”,走出“牛路子”。如今,崇信县在全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背景下,一个个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等相继涌现,他们正抓住机遇推波助澜,讲述着发展平凉红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崇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鹏飞)

(新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