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这场生态“对赌” 如何赢得更多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凤鸣】这场生态“对赌” 如何赢得更多

文/秦信芳

近日,凤凰网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12市18县区已建立起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今年将对接青海、陕西、四川等省份,签订黄河、长江经济带省际间补偿协议,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相互监督。

一条河流的生态保护,有治理者,就有受益者。通常,治理者和受益者并非同一主体,如何体现基本的公正性,让河流保护者不“吃亏”,横向生态补偿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横向补偿即流域或区域间的补偿,旨在调节不具有隶属关系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基于朴素的公平理念,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可以明确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以此为杠杆,流域生态治理者的利益得以维护,受益者也对如此“偿债”心悦诚服。

虽然,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但具体到某条河流,则牵涉到上、中、下游的不同区域,各自的利益诉求、环保能力不尽相同。一般而言,上游区域肩负的环保责任更大、治污的担子更重,只有上游正本清源,下游的水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只是,这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作为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就会打击其致力环保的积极性。

将生态环保的无价功德转为“量化指标”,让跨区域治理从各行其是变为同舟共济,是横向生态补偿的意义所系、价值所在。

甘肃12市18县区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平衡了河流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既促使相关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又使流域内民众共享生态补偿政策红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保成果大家共享,治理成本也应共同承担。

在省际层面也是如此。甘肃与青海、陕西、四川等省积极对接,推进黄河、长江经济带省际间补偿协议签订并督促落实,就是通过统筹协调、明晰权责,让地缘相近、互补性强的省份齐心协力,实现共治共赢,共同守护一泓碧水,造福一方百姓。

无论是省内还是省际,生态环境保护方与受益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横向生态补偿的实质,是生态产品在二者之间的平等置换。协商合作、平等对话,是达成生态补偿协议的前提。因此,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都要胸怀大局,立足长远,共同致力于这场功德无量的双向奔赴。

需要明确的是,流域生态补偿虽然“以钱为媒”,但又不是单纯的环境经济手段,而是社会发展的调节手段,目的是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相关区域共享政策红利。因此,单一的资金补偿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以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模式,通过明晰生态资源产权,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吸引多元融资主体参与生态补偿项目。

此外,对口协作、产业承接、共建园区等生态补偿方式,也能更为持久地发挥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功能与作用,激发地方经济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比方说,在创建产业补偿方面,可引导下游地区通过生态产业扶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共建、飞地经济等方式,对上游地区实施补偿。

这更有利于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实打实的发展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