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西走廊,一部浓缩的古今中西方文明史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一条河西走廊,一部浓缩的古今中西方文明史

原标题:【溯源甘肃】河西走廊——贯通古今的历史文化长廊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遗址

敦煌莫高窟壁画《伎乐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伎乐图》

河西走廊重要关隘嘉峪关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河西走廊重要关隘嘉峪关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沙武田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留存有史前、上古、中古和近代以来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史前的聚落和墓葬遗址,以及历史时期的遗址、古城、墓葬、长城、烽燧、关隘、驿站、古道、石窟、寺院、佛塔、摩崖、古建、民居等,数量丰富,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人类文明交流的结晶

季羡林说,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考虑到河西较为独立的地缘关系,延伸理解,河西走廊也可以说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那么,河西走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文明交汇的产物和结晶。

河西走廊处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中间地带,也可以认为是这几大区域的核心连接点,是祁连山脉和北山山脉之间一个平缓的狭长地带,其间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绿洲,很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河西走廊成为周边几大区域的文明相互接触、交流的中间地带和连接点。据考古发现,早在史前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中,人类文明已经在河西走廊交汇。到了乌孙、月氏、匈奴时期,在河西发现的遗迹中存在浓厚的中原、中亚、西域文明的成分。到了汉唐时期,这里依然是周边几大文化交流的通道和舞台,其中以敦煌石窟艺术和藏经洞多民族语言写本为代表。综观中国历史,自汉代以来,河西走廊作为官方丝路的中间通道,一直扮演着中西文明交流交叉和过渡地带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河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国传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融合从未停止过,这种融合即表现在河西走廊留存下来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中。

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的体现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大通道。丝绸之路路线多,走向复杂,总体上呈现路网的形式。丝路的主干道从长安出发,经陇右,穿河西走廊而过,“总凑敦煌”,在新疆形成南、中、北三道,过葱岭,到达中亚地区,向西一直延伸到古罗马、古希腊,绵延两万余里。其中河西走廊所在路段是丝绸之路复杂路网中最集中、路线最明确的路段,东面和西边的丝路在这里汇成一条主干道。河西走廊的交通便利、供给良好,以国内发现最完整的敦煌悬泉遗址为代表,沿途有完善的官设驿站,保证丝路的畅通,河西走廊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历史时期“商旅相望,不绝于道”,因此留下了丰富的丝路文化遗存。其中以汉唐时期国际商业民族粟特九姓胡人的聚居地遗址为代表,沿着走廊重镇沙州(敦煌)、瓜州(安西)、肃州(酒泉)、甘州(张掖)、建康(高台)、凉州(武威)一线,入华胡人建立了诸多的聚居地,留下极其丰富的遗址和文物,星罗棋布,灿烂多彩,以唐代敦煌与楼兰之间的石城、葡萄城、萨毗城,唐代沙州城东的从化乡,高台唐建康飞桥即地梗坡墓地,武威大量的唐代墓葬,也包括敦煌洞窟中数量较多的粟特人功德窟,这些丝路痕迹明显的文化遗存是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历史见证,也是我们今天理解伟大的丝绸之路最具历史感的重要资料。

中原王朝向外发展的物证

在宋代以前,河西一直是各中原统一王朝重点经营的区域,因为在海上交通还没有发展起来或不发达的情况下,受中国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制约:东、东南、南三面环海,大海成为当时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西南则是长年冰雪的青藏高原,翻越极其困难;东北寒凉,受到限制;北方大漠,供给不便,交通条件受限;历史上西南、东北和北方长期以来被彪悍的少数民族占领,人口定居点过于分散,不易供给;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其战略重心往往是向西发展。因此各中原王朝为了扩大自身发展的空间和进行积极的对外交往,丰富自身的文化和生活,通过陇右穿河西达西域中亚的丝绸之路,是最理想的道路。因此河西走廊在历史时期一直扮演着对外交往最佳通道的地位,是中原王朝对外输出和西方世界输入的核心通道。因此,在这条通道上,留存下了丰富的代表中原王朝向外发展的历史遗址与文物,其中以汉唐时期的长城、烽燧、关隘、驿站、道路为代表。

体现其“国家藩卫”的战略地位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争夺的战略要地,这一点也是其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历代中原王朝要有效经营西域地区,河西走廊是保障,是桥头堡。同时,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着西部和北方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河西走廊是各民族交会的中间地带,同时也是他们联手的交叉地带,因此河西的得失,对中原王朝的安危至关重要。汉代为了通西域,先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来时机成熟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在河西大败匈奴,“列四郡、据两关”“隔绝羌胡”(《资治通鉴》),开始了中原王朝对河西的有效管理。对于河西历史地位的认识,古人已有精辟的总结,《后汉书》卷58《傅燮列传》记载:“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籓卫……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晋书》卷14《地理志》指出,河西“地势西北邪出,在南山之间,南隔西羌,西通西域,于时号为断匈奴右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6“太宗贞观十六年九月条”称:“河西者,中国之心腹。”同时《资治通鉴》又指出其为河西中原用来“隔绝羌胡”的中间地带。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3“甘肃镇”条称:“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可以说是对河西地理位置最深刻的解析。

河西走廊的这一重要历史地位,具体体现在以河西历代马场、汉代长城、明代长城、黑河两岸复杂的汉代居延军事防卫遗址群、历代古城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中。

体现多民族发展的历史史实

河西自古即是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汉代以前是月氏、乌孙、匈奴角逐的场所,后来匈奴强大起来,赶走了月氏人和乌孙人。汉代之后曹魏十六国时期,这里活动着鲜卑人、氐人、羌人、卢水胡人、龟兹人、西域胡人、中亚粟特人等众多的民族,共同构成河西多民族杂居的史实。到了隋唐五代宋时期,吐蕃人、吐谷浑人、仲云人、嗢末人、蔡微人、于阗人、吐火罗人、粟特人、回鹘人、突厥人等都曾生活在河西这块独特的土地上,为河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注入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河西各地遗址、墓葬中出土有丰富的历代不同民族文物,各地博物馆也收藏有内容丰富的反映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生产生活的文物,敦煌壁画中有逼真的各民族人物形象,藏经洞写本中有内容丰富的多民族活动的记载,以及河西各地发现的各类民族语言文字的碑刻、摩崖等。这些文化遗产均是河西走廊作为多民族历史大舞台的重要物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西走廊作为较为独立的自然地理板块,在文化上也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加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因此保存有较为完整的上自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下到清代民国时期延续了5000余年的历史文化遗存,传承有序,中间没有中断,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不多见的文化现象,实属凤毛麟角。以其中的敦煌石窟群为代表,延续1000余年,经历十多个朝代,规模达800余窟,是中古历史最丰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敦煌石窟和藏经洞写本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整个河西走廊5000余年的历史本身,作为区域文化,整体上可以认为是难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遗存。这些难得的优秀传统文化遗存,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区域之一,值得加大力度保护、研究、弘扬。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