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陇人著书一卷难求 文人名家争相找代购
甘肃
甘肃 > 专题 > 正文

百年前陇人著书一卷难求 文人名家争相找代购

《陇右金石录》

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的甘肃民勤籍学生马騄程回到他位于南京陵园小筑的住所,本想寒假回乡省亲时,帮胡适带一部《陇右金石录》。可是又怕胡适急用,于是当晚就写信给在甘肃民政厅任职的初中同学张定国,让他代购一部《陇右金石录》。不久,张即通过邮局将书寄予胡适。胡收到书后,大喜。

1946年重阳节,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的甘肃民勤籍学生马騄程,与国学大师吴宓到玄武湖游玩。当路过鸡鸣寺时,吴宓提出,去看望一下暂住在鸡鸣寺中央研究院招待所的胡适,于是马騄程欣然陪同前往。

见面寒暄过后,胡适得知马騄程籍贯甘肃,就问道:“张鸿汀编纂之《陇右金石录》一书,你知道吗?可否代购一部?”马爽快地允诺下来。

马騄程回到他位于南京陵园小筑的住所,本想寒假回乡省亲时,帮胡适带一部《陇右金石录》。可是又怕胡适急用,于是当晚就写信给在甘肃民政厅任职的初中同学张定国,让他代购一部《陇右金石录》。不久,张即通过邮局将书寄予胡适。胡收到书后,大喜。又将该书推荐给国学图书馆馆长兼国史馆纂修柳诒徵先生。柳看后,也颇喜欢。

有一次,国史馆召开纂修人员会议,柳诒徵见到马騄程后,对他说:“胡适说你给他找到《陇右金石录》一部,能否为我图书馆也代购一部。”马同样应允下来,回去后即给同学张定国写信,告知原委,请再购书一部。可是过了一年多,别说寄书来,而且音信皆无。后来,马騄程才得知消息,张定国因饮酒中毒早已身亡。

那么这是一部什么书,深受两位学者大师的钟爱?该书的作者张鸿汀又是何许人也?

原来,这部书的作者张鸿汀(1890年—1950年),原名维,甘肃省临洮县人,21岁时以拔贡赴京朝考,授清廷学部书记官,自此从政,归乡服官凡四十载,后任甘肃省参议会议长。

纵观张鸿汀一生,虽身居高位,但仍以学术研究为己任,学识渊博,著作等身。顾颉刚先生曾评价他:“以一人之身,六十之年,当扰攘之世,而有如此之卷帙,许大之志愿,可谓豪杰之士。观其所出版者,皆切实不苟,精力贯注……予游西北,所接读书人不多,乃有此博雅之才,洵出人意外矣。”

张鸿汀先生博览群书,对于诗词创作、修志研史、金石著述无不精通。其哲嗣张令瑄先生生前曾对笔者说起:“我家老大人(指张鸿汀)待人宽厚仁和,每日自限必须读书150页,如当天公务忙、事务繁,未读到150页,则第二天一定补之。所以总给人以手不释卷的印象。”

张鸿汀曾在《抒怀诗》中写道:

“我生无所好,所好惟读书。

兀兀穷日夜,终年苦不足。

上希马与班,下亦希方吴。”

张鸿汀自命书斋为“还读我书楼”,仅从名称上看,就张扬着一种摒弃其他一些蝇营狗苟的琐碎事务,秉承着古人所说的“读卷好书增见识,省些闲事养精神”的治学态度。据张令瑄撰文回忆,还读我书楼藏书达万卷之多,四周墙壁张悬有林则徐、林琴南、章太炎、张大千等名人的书画。抗战期间,往来于甘肃兰州的民国政要于右任、萨镇冰、邵力子、张治中,学者向达、夏鼐、梅贻宝、常书鸿,以及九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包尔汉等人皆前往拜访。

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内政部颁发《修志事例概要》,通令各省县修志并限期完成,甘肃随之成立了“甘肃省通志局”,由张鸿汀、杨思负责纂修省志,省府筹措30万元作为经费。其中《甘肃通志稿·金石志》由清末进士、广西人廖元佶主编,内容以石刻为主,兼及青铜器等,收录石刻270余块,注明有出土时间、地点、存佚及藏处,并根据相关文献,抄录碑文,详加按语。可是限于修志期限及经费,《金石志》并未刊出。后来,张鸿汀在此基础上,广搜故志,辑录遗文,甚至亲自实地考察,加上各地师友墨客所寄金石拓片,掌握资料已数倍于《金石志》稿,于是在1939年,《陇右金石录》完稿。其中张鸿汀对于故里临洮的一通“唐碑哥舒翰纪功碑”详加考证,指出:“此碑既录于金石略,又有哥舒二字,自系边人为哥舒翰纪功而作。”当时石碑上尚有99个字,如今只剩下了67个字。

可是这部书成稿后,却命运多舛。当年冬天,日寇飞机空袭兰州,张鸿汀所居兰州寸云草堂(兰州贡元巷原甘肃省通志馆)亦遭炸弹袭击,院内假山被炸毁,大块石飞溅四周。寸云草堂燃起熊熊大火,一时燹火弥天。张鸿汀所收集的金石拓片,及半生所著书、手稿化为灰烬。张鸿汀对此曾说:“房产实物诚不足可惜,多年的心血手稿及万册图书毁失,实难以忘怀。”

但是张鸿汀并未气馁,而是又根据所获得的资料重新修订原稿,增录石碑35块,别为《校补》1卷,附于原稿之后。张鸿汀在《陇右金石录补·序》中写道:“吾录陇右金石,非欲如世俗所云,怀古谈往也已。乃欲以轶文旧事,佐助史乘所未备,而使读者得益明晓一方故实,与其因革损益之所有来,以为将来人事措施之资鉴。”

《陇右金石录》最后于1943年由甘肃省地方文献征集委员会刊印问世。成书第二年,1944年夏鼐和向达先生来甘肃考查,他们看到《陇右金石录》后,加以补证。其中夏鼐在《补证》中写道:“陇右金石,向无专书。临洮张鸿汀(维)先生,以十余年之精力,成《陇右金石录》一书,凡十卷,又校补一卷(1943年版)。搜罗广博,为研究西北金石者所不可不备之书也。甲申年(1944年)余随向觉明(达)先生赴陇考古,虽以发掘工作为主,而对于碑碣吉金,亦加留意焉。”

1948年,当时在兰州的知名教授顾颉刚、李蒸、刘国钧、辛树炽、盛彤笙、何乐夫等十余人,齐聚张宅,谈论学术诗文,并欣赏张鸿汀所藏的西北各地方志及金石、拓片。临行时,张鸿汀向前来的诸人每人赠送一部《陇右金石录》和著名的东汉碑刻《西狭颂》(黄龙碑)拓片。

著名学者、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1957年前来甘肃,去往敦煌的莫高窟。有人送他一部《陇右金石录》,他竟然在返回的火车上花了两天的时间翻阅史书,并将《陇右金石录》收于他所著的《西谛书话》:“在敦煌千佛洞见到此书(《陇右金石录》),略一翻阅,觉得其中资料甚为有用……尽二日之力阅竟。论述秦川河西诸地胜迹者,固少此书不得也。一九五七年五月十六七时记于车中,西谛。”

1977年台湾新丰出版公司刊印《石刻史料新编》,将《陇右金石录》影印收入第一辑第21册。1990年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由吴坚主编,也收录了《陇右金石录》。

黄金无足赤,白璧有微瑕。《陇右金石录》就目前来看,因囿于当时印刷术,加之许多碑刻的拓片毁于燹火,而未能收入其中。此外,该书的下限仅到明代,清代等碑亦未收录,实为憾事。

虽然,马騄程为两位大师找到了《陇右金石录》,可是他却一直无缘一睹。后来,他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后,和李鼎文先生谈起此事,李告诉他西北师大图书馆即藏有该书。马騄程颇为兴奋,马上到图书馆借阅该书。结果被告知,该书概不外借,只能在馆里阅读,足见该书弥足珍贵。

来源|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