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演奏家韩雷领衔管子音乐会,让冷门小众乐器“发光”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在台上,出生于上海,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韩雷在钢琴和打击乐的伴奏下吹奏管子;在台下,第一排听众情不自禁跟着音乐的节奏扭摆双臂,陶醉其中……
12月8日晚,一场颇为特殊的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登台,管子这件历史悠久又冷门小众的乐器,被演奏家赋予了鲜活且接地气的生命力。
韩雷
公元四世纪经丝绸之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管子古称筚篥,一度为唐宋时期宫廷乐队的主要木管乐器,流行于冀中一代。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从筚篥到管子,乐器从竹制演变成木质,有了更加洪亮厚重的声音,音准度也有一定提高。
然而相较于二胡、古筝、竹笛等,管子一直是小众乐器。据韩雷介绍,国内的十三所专业音乐院校,惟有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有教授管子。
在他看来,管子的小众来源于两点,“其一是乐器形制不统一不科学,每个制作师都有自己的尺寸,双簧哨片硕大而肥厚,极难控制。其二是难吹,因为管子构造导致其音准和音色极难控制,极难展示技术。”
韩雷介绍,如同二胡有《二泉映月》,琵琶有《十面埋伏》一样,管子也有其名曲:河北吹歌《放驴》是这件乐器的代表作之一;《江河水》更是管子艺术的代名词,悲凉凄惨的音乐听来容易让人陷入无限惆怅,优秀的演奏足以让听者觉得“心口被挖了三个洞”。
这两首代表作都没有出现在当晚的音乐会中。与之相比,韩雷选择了既能代表管子吹奏技术,又能让人听来心情愉悦舒畅,还能反映最新创作理念的作品,串联成整台音乐会。
为此,他找来了以爵士风闻名的钢琴兼编曲曲大卫和戏路宽广的打击乐郑瑀合作。两位年轻的合作者都擅长不看谱子的即兴伴奏,他们为韩雷控制精准的管子吹奏提供了让人手舞足蹈的自由度,也让整场音乐会充满着俏皮但不失厚重的氛围。
韩雷在钢琴和打击乐的伴奏下吹奏管子
音乐会以河北民间乐曲《哈哈腔》开场,这也是整场音乐会中惟一的管子民间乐曲。其后,韩雷以三首自己拿手的管子协奏曲的钢琴版亮相,包括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李博创作的《余晖下的背影》、李滨扬创作的《山神》和下半场压大轴的赵季平《丝绸之路幻想组曲》选段。
穿插于这三首协奏曲之间的是韩雷与两位合作者的名曲大串烧。管子这件拥有近2000年历史的乐器与手碟、钢琴一同发出时而神秘、时而鬼魅、时而激昂、时而沧桑的声音。
熟悉的旋律如格什温《夏日时光》和《斗牛士》原本由萨克斯风和小号演奏,韩雷在管子上表现出的丰富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浓浓穿越感,一下子把人拉回到八十年代的电视综艺节目。
“管子的固有音色会给人以思念、哀怨之感,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情绪。但管子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这也是这台音乐会的初衷:通过跨界展现管子这件古老乐器的现代性和国际范,让更多的大众知道管子。”韩雷说。
演奏者向观众致意
除了演奏,韩雷也在积极创新管子制造法,进一步提升管子的控制度和精准度。2020年,他提交的“快速转调管子”获得国家专利局“ 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被追加为“发明专利”。通过改造乐器,韩雷希望暂且冷门且小众的管子能够吸引到更为广泛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