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腌菜

小雪腌菜

原标题:小雪腌菜

进入小雪节气,冬腊风腌,那小雪腌菜是传统,是民俗,也是文化。

华夏传承记忆里,那一缸、一罐、一瓶腌制的菜,犹如风情,打破了冬日的清冷与寂静,在漫长沉闷的时光里,像光影闪烁,透映出尘埃落定的生机活力,温馨渴望,像农家素描画,藏在一隅光阴里,让冬梦安然,让冬闲的生活,甜美安适。

腌菜是门手艺,用汗手、臭手揉捏擦盐,或用汗脚臭脚踩压腌菜,都不能腌出好菜来。也就是说,腌菜,要有好手好脚,有适合腌菜的手脚,才能腌出好味道。一口大缸,一块石头,是腌菜必备的容器和用具,那压菜石头,被菜卤浸润得光滑如镜,闲置时清洗干净,用时夯实缸里的菜,渗出碧绿菜卤,让腌菜绵软,菜汁全部渗出,那透鲜的味道,才会在缸里浓烈地散发出来。

尝口腌菜鲜味,那是刻骨铭心的。比如梅干菜烧肉、雪菜肉丝、雪菜炒毛豆、雪菜烧小鲫鱼、雪里蕻墨鱼丝、肉末雪菜蒸豆腐、雪菜炒年糕等等,数不胜数。那鲜美,口齿留香,质朴纯正,有着完美的菜味品质,让胃口大开,身心快乐。

有人说,腌制后的菜,维生素C的成分几乎全军覆灭,大量吃腌菜,人体维生素C缺乏,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还说,腌菜中含有较多草酸、钙、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容易致癌。然而,也有人说,蔬菜腌制前两天,亚硝酸盐含量并不高,在第3天到第8天时,含量达到最高峰,到第9天后开始下降,20天后的亚硝酸盐基本消失。所以说,适当吃点腌菜,不必担惊害怕,只要蔬菜腌制时间足够长,盐量控制得好,就可以放心地吃。

吃腌菜,好处多多,有调节胃口、增加食欲、有助消化、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等作用。酸菜里还有天然植物酵素,有提高免疫力和净化消化系统的作用。但是,嗜食腌菜成癖,长期大量食用,是不可取的。

中国北方,尤其在物资匮乏年代,小雪腌酸菜习惯,是生活必须内容,冬藏必备之事。那被霜打过的菜,容易软化,比较适合腌制。古代《周礼》就有腌酸菜记载,称菹。在《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齐民要术》里说:“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壅中。”《随园食单》也提及:“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富阳一带也有俗语:“家有腌菜,寒冬不慌,腌菜打滚,吃得饭香。”在我家乡也有说法:“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咸菜饭”。事实上。小雪后腌菜,在中国从南到北,腌制的风格各具特色,有偏甜、偏酸、偏咸,有酱菜、浸腌、干晒等,品种有萝卜、黄瓜、莴笋、芥菜、辣椒、大青菜、雪里蕻、胡萝卜等等,五花八门。

如今,常常怀念母亲的腌菜缸、瓶、坛,那是记忆深处的聚宝盆,藏着曾经的憧憬渴望,生存念想,那么安逸平静。母亲说,腌上几坛,或者几瓶几罐咸菜,就没有冬愁了。那年月,虽然没有肉鱼油腥,但是子女们还是有菜吃了。偶尔,母亲用大锅将咸菜、豆腐、芋头、猪肉一起煮,父亲喝二两酒,我们吃得大汗淋漓,好不痛快。那腌菜,在冬日里,在我们情感里,沉淀发酵,醇厚绵长,让我们回味无穷,那是母爱精心打理的舌尖上记忆,琐碎的生活回味,是烟火味极浓的凡俗时光,不骄不躁,似水流年,那么温馨宁静。

□鲍安顺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