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陇上中秋】
天水篇
玲珑心意饼簇月
文/薛红珍
又到一年中秋时,陇上各地都有中秋“蒸月饼”的习俗,但同样的“蒸月饼”,各地却也有各地的精彩。
家乡天水,“蒸月饼”的手艺潜伏在乡村或城镇深处,丝丝缕缕的味道只待中秋明月唤起。在噼啪燃烧的炉膛上,架上蒸笼,蒸出既圆又甜的月饼,然后用大圆盘以瓜果环绕将月饼簇拥在盘中,放置在屋外小桌上,用最朴素的方式与月亮对话,感恩自然界风调雨顺的馈赠。
“蒸月饼”的记忆是从外婆开始的,每逢佳节,外婆瘦小的身躯往来于锅灶间,三代人哄嚷吃月饼的往事,想起来仍鲜明如蒸烟,开锅时团团笼上来,半空中丝丝逸散掉。
时光往后推移三十年,厨房的主角从外婆到母亲又变成了我。以前嘲笑母亲每至节日就如临大敌,恨不得将菜市场转个遍,新鲜食材打捞个遍。不知什么时候,我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比如今年,提早买好果仁,馅料,准备自己重温外婆和母亲的手艺“蒸月饼”。
母亲喊着要老酵子发面,但在我手里已经荒废了这技术,母亲老了,她是拗不过我的。没等她唠叨开,我快速地在温牛奶里加干酵母化开,在盆中面粉里加少量的泡打粉和白糖,放两小勺荤油发酵。这是个隐藏秘诀,白糖加快发酵时间,泡打粉有膨松面点的功效,荤油有增白的功效。不一会儿,将面揉光,用保鲜膜封了,等待发酵。
准备馅料,炒熟的核桃仁,剁碎,搁置在一边。用擀面杖擀碎红砂糖的颗粒,来点蓝莓碎,来点增味的玫瑰酱,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将这些馅料倒入小盆中搅拌开。在厨房里我喜欢推陈出新,在繁重厨房家务中既有新意,又暗暗传承家族特有的味道,对自己的烹饪技术美其名曰“杨柳新翻”。不过今天“蒸月饼”我还是得虚心听从母亲的意见,毕竟我是第一次做。
母亲的关键步骤是加以食油和蜂蜜,且随口就说了一句“蜜里调油”,有相互的提味和吸引的关系。等面发好,揉搓排气,揪成大大的面剂子,擀成小圆饼,最底下的稍大稍厚,依次略小、略略小。在面饼上摊平馅料,逐步盖上一层,再往上摊平馅料。重复五层后,也有做七层的,反正选单不选双,问理由,母亲也说不上。最上面用小圆碗压个圆印,代表月圆。周围用母亲的顶针(高温消毒后)压在“月亮”旁边,代表星星。用筷子隔几厘米向内推压,形成莲花瓣模样,月饼模子成型,二次醒发十五分钟后冷水上锅。
四十分钟后,关火焖五分钟,揭盖后奶香、面香、果香……扑面而来。水汽散后,待月饼微凉,母亲用筷子蘸朱砂为白净的月饼表面点上六瓣梅花,又添几分雅致。今年蒸的月饼是一件精美的手工制品。月亮、星星摊在月饼之上,虽不甚清晰,却依稀有痕,斑斑有迹。层层叠加后的面饼,如莲花将心事拢起,远看就是一座玲珑面塔,怎么舍得切开吃。稍凉后,六等份切开,分得一瓣咬开,汁液缓缓流开,果味、核桃、蓝莓碎混合着奶香,轻柔而又温暖地由舌尖滑入,所有的堤防由此打开,接纳的不仅是食物,而且是一个成熟的秋天。
依母亲的意思又做一个圆圆的月饼准备祭月而用,如法炮制,我也是轻车熟路,一个小时后,第二个月饼新鲜出锅。母亲小心翼翼放置在阴凉处。等中秋那天挑出最鲜艳的苹果、裂嘴的石榴、滴溜溜圆的红枣、晶莹的葡萄,摆放在大大的托盘中,当然最代表意愿的是雅致有形的月饼了。等月亮再次升起时,人间清辉遍地,闲谈中将月饼几等份切成小小月牙,分吃给在座的家人,才算团圆。
总觉得思念和爱的缠绵是依附在食物之上的,我与母亲叠印外婆的脚步,时光忽快忽慢,握在手中的只有记忆而已,不知不觉我从小女孩变成厨房“煮妇”,虽面露荒芜,却在锅灶间心藏青翠,不想忽略每个节日,让求学在外的女儿记得她的外婆和母亲,在月圆时如何在蒸腾的烟雾中,托出一轮心底的明月!
或许,这些在锅台前沉淀过的瞬间,才能让我们慢下脚步,更自由的行走在人间。(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