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通往自由之路:科学的本质是人文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吴国盛|通往自由之路:科学的本质是人文

文/叶海荣 图/杨艺锴

著名科学史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发表主旨演讲,阐释科学起源等问题。

著名科学史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发表主旨演讲,阐释科学起源等问题。

著名科学史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8月23日在“人文与科学的对话”主题学术报告会上发表“科学的人文起源”主旨演讲,生动阐释了科学的起源、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等深度探源的问题。吴国盛表示,中国人重视和推崇科学,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科学普及法,但在科学的原创性成就方面非常不够,每年诺贝尔奖都没什么份额。

“近代100多年,科学是中华民族难得的共识,从上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到今天科教兴国,都反映了中国人对科学的推崇,但如此热爱科学、重视科学的中国人,为何在科学成就方面却令人大跌眼镜?”吴国盛分析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对科学有整体上的误读和误解,是源自传统文化中非常深刻的东西。

从科学起源角度探源,吴国盛在主旨演讲中提到,科学有两次起源,第一次是古代希腊的起源,第二次是近代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希腊天文学是现代科学的早期模本,虽然中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目标仍是天人沟通,通过天象的记录、破解、阐释来指导人们的生活,但却不能归结为现代科学,而是应该称为礼学。

此外,希腊几何学成为古典时期最有名的科学形式,但几何学传到中国是明朝末年,利玛窦去世后,就没人关注《几何原本》的中国命运,它在中国命运也就是科学在中国的命运。

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都有哪些误区?吴国盛在演讲中做了解读: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科、技不分,科、技不分的潜台词是以技代科,和这个误解相关联的就是对科学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态度,中国人讲学以致用,讲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所以决定了科学的学习、应用、发展,都是一种应用、实用导向。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呢?”吴国盛说,这就牵扯到科学史上的基本事实,第一个事实是技术是普遍存在的,科学并不是;第二个历史事实,即技术就是生产力,但科学不一定;科学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依赖于某些特殊的人文背景,现代科学来自于近代西方,是在近代西方的人文背景下诞生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以下根据吴国盛“科学的人文起源”演讲实录整理:

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都有哪些误区?

中国人很热爱科学,近代100多年,科学是中华民族难得的共识,从上世纪30年代的科学救国到今天的科教兴国,都反映了中国人对科学的无比的推崇。胡适曾说过,一个东西一讲出来就秒杀一切,所有人都不敢对它说个不字,那就是科学。中国有庞大的智力资源,中国人对科学有共同的热爱和推崇,还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科学普及法。但我们在科学的原创性成就方面是非常不够的,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没有什么份。

为什么如此热爱科学、如此重视和推崇科学的中国人,在科学成就方面却让人大跌眼镜?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民族对科学有一种整体上的误读和误解,是一种源自传统文化中非常深刻的东西。

首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科、技不分,一说科学很容易说成科技。在科学和科技一回事的背景之下,它所潜藏的潜台词是以技术代替科学,科、技不分的潜台词是以技代科,和这个误解相关联的就是对科学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态度,中国人讲学以致用,讲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所以决定了科学的学习、应用、发展,都是一种应用、实用导向。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呢?就牵扯到科学史上的基本事实,第一个事实是技术是普遍存在的,科学并不是。技术在各个民族、各个时代,无论多么原始,多么不发达,都有自己的技术传统;科学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依赖于某些特殊的人文背景,现代科学来自于近代西方,是在近代西方的人文背景下诞生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第二个历史事实,即技术就是生产力,但科学不一定。在19世纪之前,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没有能力转化为技术,不是生产力;19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趋同、相互渗透,19世纪以后科学成为生产力,以电磁学转化为电力工业和电信业,化学转化为化学工业,实验生理学转化为现代医学的三大转化为代表,科学全方位地成为第一生产力。但在19世纪以前,科学和技术基本上没有关系,科学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牛顿的科学对英国社会的经济没有贡献,只是作为文化现象而出现。

科学为什么会发展出来呢?在欧洲19世纪以前有两千多年历史,科学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头脑,为什么呢?人文是衡量一切文化现象中什么东西显著、什么东西退隐的根本原因,因为人的本质是文化,人不是生而为人,是养而为人,是文而为人。文是修饰,广义来说就是培养、培训、教化,文而为人决定了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是有文化的。

第一次科学的起源,为什么发生在希腊半岛?

历史上科学有两次起源,第一次是古代希腊的起源,第二次是近代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

文化和人群的生活模式是有关系的,第一次科学的起源为什么发生在希腊半岛这个小地方,必须要考虑希腊人所在的文明的形态。

以希腊和希伯来人所开辟的两希文明,是现代西方的强势文明,基本特点叫迁徙型文化。迁徙文化碰到的总是生人,定居文化碰到的是熟人,所以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熟人文化强化了血缘关系,中华文化的核心是血缘文化,以儒家为代表,把血缘文化发展得非常精致。但生人文化是不一样的,生人文化带来的契约文明,强调规则和法律,以及外在的约束。作为契约文明的一种人性的历练,诞生了不同的人性理想:儒家把仁爱精神作为人的根本标准,整个农耕社会里,生成的人性理想更多倾向于血缘基础之上的关系,仁爱精神是中华文明很重要的精神。相反,契约社会里所要求的恰恰是个体的独立精神,唯有个体独立,契约才有可能。

希腊人的自由是一种理性自由。苏格拉底说,无知是缺德,苏格拉底通过知识的方式要达成什么呢?在德尔菲神庙里有个箴言叫“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对自己的寻求需要通过知识的方式来获得,所以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达成这样的自己呢?

人类的历史上,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阶层,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通常都是应用知识、实用知识,知识是服务于某些特定的目标的,不是服务于国计就是民生,不是为统治者服务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知识是服务于别的目标的,这类知识是人类的常态,但希腊民族诞生了极为独特的知识类型,叫做纯粹知识,这是希腊科学重要的源泉,希腊纯粹的知识就是科学,所以科学起源于什么?科学服务于某种特殊的人性理想,在希腊就是自由,什么是自由呢?希腊人说自由就是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就获得自由。为什么获得知识就能获得自由呢,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知识?

希腊人同时发现了三种自我,第一是人的自我,第二是物的自我,第三种是思想的自我,三个自我的发现分别体现在人的自由精神和物的自然,以及思维的逻辑或者叫理性,所以自由、自然、理性三者是同时被开辟出来的。科学起源于希腊人对自由人性的追求,科学乃是希腊的人文。

希腊把所有精致的文化都称为科学,包括绘画、雕塑、医学、建筑等都叫科学,只不过是比较低档的科学,希腊哲人把所有的科学分成三大类,按照他们有用、无用的程度,越是没有用的越高档,最高档的第一档叫思辨科学,思辨科学有三个分支:哲学、数学、物理学;第二档叫做实践科学,实践科学的典型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家政学;第三档特别有用的叫制作科学,包括所有的艺术、造型艺术、医学等。

希腊人为什么特别重视数学,因为数学是思辨科学。希腊人认为,人都是有理性的,理性是人的本质,但是很多人在很多时候是忘掉理性的,所以要学数学四门课(算术、几何、物理、天文)。最后几何学脱颖而出,成了希腊古典时期最有名的科学形式,就是几何原本。

几何学传到中国是在明朝末年,当时中国著名学者徐光启有感于中国文化完全缺失这一行,央求利玛窦共同把它翻译出来,两人精诚合作,发明了100多个术语,如点、线、面、直角、锐角、钝角、四边形、多边形等。利玛窦去世后,就没人关注《几何原本》,它在中国命运也就是科学在中国的命运。《几何原本》折射了西方科学精神最根本的部分。

中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是不是科学?

天文学在古代希腊属于数学的范围,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但却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目标仍是天人沟通,通过天象的记录、破解、阐释来指导人们的生活,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天空博物学、星象解码学,当它应用于国家政策、皇家统治方面,就是政治占星术,用于老百姓生活影响方面就是日常伦理学。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做好任何事情三者缺一不可,天时是天文学提供的东西,因此中国天文学的目标和方法,都不能归结为科学,最恰当的应该称为礼学。

希腊天文学是现代科学的早期模本,它的目标要拯救行星、日月,这七个天体运行看起来很不规则,时快时慢,这个令希腊人非常不满,因此要采纳一些方法,把不均匀、不漂亮的天体运行还原为非常规则和漂亮的东西,它采纳的方法是用匀速运动的组合,把复杂的还原为简单的,把宏观的感性的东西还原为微观的数学的东西。

科学和人文表面上对峙,这只是从分科意义上如此,其实就人的本质而言,人文表达了更加深刻的东西,而科学是在不同的人文阶段所浮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形式。希腊人开辟了科学,是由希腊人文决定的,这种人文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这种精神其实就是自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