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斌
俞敏洪(左)和董宇辉向网友介绍嘉峪关 马斌 摄
当东方甄选“顶流”董宇辉亮相“天下第一雄关”,甘肃文物“网红”小绿马碰上嘉峪关“关长”李森,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7月8日,东方甄选一行来到甘肃嘉峪关,董宇辉现场讲解城墙智慧,小绿马向“关长”申领通关文牒,让众人对嘉峪关存在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古时修建城墙、设立关隘真的是闭关锁国、自我封存吗?董宇辉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需要开放发展的现代,城墙或许会被认为是一种壁垒,而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城墙阻隔了战争,保证了商业贸易的秩序。
“城墙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关隘也是为了保卫中原的安康。”董宇辉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修长城是最好的一种解决办法,长城的存在隔绝了很多战争的发生。过度的冲突意味着过度的杀人流血,很多家庭会支离破碎,很多人要身葬他乡。
董宇辉补充道,封建时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物质不充足,盐、香料、药材都是生活必需品。他们意识到,一旦打仗会导致闭关,从而断绝和中原的贸易,那时获取物品会更难。所以,开关通贡是一种外交姿态和方式,闭关绝贡也是明清时期震慑四方的手段。
嘉峪关“关长”李森(左)为小绿马颁发“关照” 李楠 摄
当日,火出圈的马踏飞燕玩偶——小绿马找到网红“关长”李森,亲身体验了一把明朝时期出关的流程。
“来者何人,此次出关有何贵干?”
“马踏飞燕,重走丝绸之路。”
“好!癸卯年五月二十一,马踏飞燕,出自凉州,来自金城,特发此证,予你出关。”
李森说,他扮演的是明朝时期嘉峪关最高军事长官,职位是游击将军,也就是“关长”。嘉峪关作为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守关的官员要检验过关者的身份,并为其颁发相应的通行凭证,就是所谓的“关照”。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明清时期,嘉峪关一直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被誉为“河西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