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开启美颜模式 新农村“面子”靓“里子”实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平凉 > 正文

华亭开启美颜模式 新农村“面子”靓“里子”实

原标题:华亭西华镇:乡村“蝶变”变出一路幸福图景

“和美家园,健康生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真挚愿景。近年来,华亭市西华镇坚持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按照“以山为景、以水为韵、立足乡土、留住乡愁”的总体思路,不断扮靓“面子”,提升“里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漫步在华亭市西华镇什民村,入眼便是一幅“田园村庄美,景幽鸟语香”的生态画卷。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一个个农家小院古朴清新,平坦干净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左亲右邻,山水相依,窗明几净。独有的麻文化体验园、罐罐茶,更是为乡村旅游增添许多文化特色。

然而谁曾想,六年之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曾经的什民村自然禀赋较差,山大沟深,交通不便。2014年,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523人,贫困发生率达38.3%。2016年该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前后有73户群众搬出大山,住进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搬迁后,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套产业扶持政策,通过代种代养、产业补贴、入股分红等一系列措施,于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摘帽,昔日的贫困小山村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提起这些年的变化,老支书赵侠民感受颇深:“以前村内柴棚、猪圈到处都是,整个村子脏乱差,与这里的优美生态环境格格不入。现在你再看什民,旧房换新居,私家车随处可见,说‘村美民富乡愁浓’一点也不假。”

“面子”有了,“里子”也得提升。为了让搬迁群众彻底断掉穷根,2021年西华镇抢抓什民村省列乡村振兴示范村机遇,充分利用河滩荒地、沟坡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美食体验园、萌宠乐园、麻文化记忆园、夏日戏水园、绳网乐园、果蔬采摘园和山景、水景、石景、花景“六园四景”正式提上日程,什民村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周边群众开始吃上“旅游饭”。

杨学明就是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村民。景区建成后,他第一个在景区门口摆摊卖起了农家面皮,一天下来净收入两三百块。闻着这波“红利”,当地群众也纷纷在家门口做起了小生意。手工面、洋芋搅团、特色野菜等各色小吃生意红火,啤酒烧烤、围炉煮茶更是座无虚席。

“群众富起来,乡村才算振兴。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鼓足腰包,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什民村包村多年的镇领导赵莉,亲眼见证了什民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她带领群众盘活撂荒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年内种植向日葵120亩、蔬菜66亩,并建成蔬菜大棚10座发展火龙果、草莓种植,激活休闲采摘农业产业。至此,什民村农旅融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产业发展百花齐放、日益兴旺,群众分红收入也翻倍增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在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什民村还收集和挖掘麻文化、石文化、水文化、茶文化等乡村文化为乡村旅游注魂赋能。经过探索发展,什民村逐渐形成“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生态农业为本”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如今,去什民村“踏青品茗、忆麻沐风、寻石闻水”感受乡村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旅游新风尚。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穿越寒冬,迎来春天。如今的华亭西华镇什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明显提升、乡村风貌明显改善,乡村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一批批体现地域特色、乡土特色、时代特征的旅游文化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村庄美了、老乡富了、乡愁浓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增强。(张鹏 刘敏娟)

(新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