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摇曳在光影中的凉州艺术

皮影戏:摇曳在光影中的凉州艺术

你知道中国最古老的动画是什么吗?

一个小戏台,一块白色的幕布

投射的灯光,一个神秘的木箱

几个艺人就能演绎一出穿越古今

精彩绝伦的大戏

这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光影绰绰 方寸之间自有乾坤

作为目前甘肃皮影艺术中重要的一支,凉州皮影艺术在民俗生活中传承不息,是承载和体现当地民俗、风土人情等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皮影的制作,讲究轮廓的严整洗练,凉州皮影戏的道具由牛皮压磨而成,既有汉代画像师的宏大气派,又有民间剪纸的装饰纹路、还有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风格。

在人物腰、膝、肩、肘、腕等部位都装置了轮盘式关节,既能做到随时变脸,又能随时换身 ;既可以随时执刀斗戈、腾云驾雾,又可做出捶胸顿足、翩翩起舞等形态动作,甚至连人物打盹、怒目、眉目传情等细小动作,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

皮影对年轻人来说是个较为陌生的存在。你可能听过周杰伦在歌里唱到“皮影似神仙 我身轻如燕,你面前忽隐又忽现,飘逸在云和雾里面,傲气贯山巅,随性唱一遍变世代传承的经典……”

你也可能在张艺谋的电影《活着》里感受到了在动荡的年代中,皮影作为一种生存工具,被人们赋予对生活的期待和对美好社会的期冀。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已经很少能看到皮影戏了。

在没有电影电视,各种娱乐匮乏的年代里,那隔着一张白色幕布千姿百态的皮影戏对于孩童而言有着如午后山坡扑黄蝶般的吸引力,是大人们结束一天忙碌生活后最有效的放松方式。

在甘肃武威,凉州皮影戏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主要流传于凉州区清源镇中沙村等地。清代光绪年间,皮影戏由陕西传入武威,代代相授,落地生根,至今已传承200多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凉州“贤孝”等曲调,形成了独特的皮影戏表演风格,颇受地方人民欢迎。

凉州皮影戏内容朴素,感染力强;形式活泼,音容并茂;曲牌丰富,和谐共存,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观赏价值。2008年,凉州皮影戏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名录,属传统戏剧类。

凉州皮影戏曲调多用秦腔,有时夹有眉户腔,曲调婉转、荡气回肠。乐器有扬琴、二胡、板胡、唢呐、大鼓、锣等。另外,皮影戏的特点不光在影,其说唱艺术也是一绝,既可以表现得优美缠绵,倩影清唱 ;又可以激昂悲壮,似幻似真。演唱过程中,各种唱段、道白以及乐队的伴奏,都能让皮影戏达到”一口述怀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效果,让听者入迷,看者心醉。凉州皮影戏说唱结合当地方言,唱词、道白、叙事委婉中不失粗犷豪放,很有西北地方特色。

方寸舞台演绎别样人生

一面单素的帐做就舞台,尺把长的小人是演员,一盏明亮的灯将台前幕后幻化成两个世界;当灯光穿过皮影,匠人浑厚的腔调,再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一片刀光剑影的战场,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皮影戏诞生之初,承载着爱意与思念,据载:汉武帝因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其终日忧思不理朝政,一日,大臣李少翁偶遇孩童玩耍,手中玩具倒影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便心中一动,用棉帛做就李夫人影像,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心中苦闷尽解。

时至今日,皮影戏海纳百川般容纳了更多的故事和人生,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凉州皮影戏的表演一般要搭建舞台,方圆六至八米,一般演唱需九人,大型演唱可达十二人。皮影戏的演唱人多为祖传,口传心授,现演唱曲种存有三十余本,如《买水》《后三对》《包公断案》《天官赐福》等。戏曲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等。皮影戏的演出一般是在晚上,点上清油灯演出,也有个别的需用白天的强光演出。

一方幕布,百态人生

说起皮影戏

令你印象最深的曲目是什么?

来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