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临洮也有一座岳麓山:文化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

定西临洮也有一座岳麓山:文化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

原标题:在岳麓山 赏山 赏景 赏楹联

作者:刘居荣

岳麓山公园位于临洮县城东,山上亭台阁榭遍布,花草林木繁茂,历史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历代文人雅士的诗章楹联更是举目可见,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为传承历史文脉,增添人文风景,该县大力实施岳麓山景区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书法作品,加快提升文化影响力。2022年以来,共在全国范围征集楹联匾额作品260多副,其中不乏莫言、余秋雨、欧阳中石、沈鹏等全国名家的书法作品。这些楹联集临洮历史、人文风情、自然景观于一体,进一步增加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临洮人文城市品位。 ——编者

从我居住的临洮县城洮丰家园出发,向东走上约3.5公里的路程,就到了临洮风景名胜之地岳麓山。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去过岳麓山了。这次应朋友之约,我两天之内二度上岳麓山,竟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真应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我的潜意识里,岳麓山就是一座极具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的陇中名山。不但有老子飞升的凤台,还有东岳泰山庙,以及杨继盛被贬官狄道时所办的超然书院。岳麓山也是一座陇右道教名山。关于岳麓山的楹联,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超然书院笔峰塔上所雕刻的明朝第一忠臣杨继盛肝胆铁石精神的千古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了。

岳麓山因宋代在山上修建东岳庙而得名,山上亭台楼阁遍布,花草林木繁茂,文化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2021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4A级旅游景区,是陇中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从县城出发,不一会儿岳麓山山门就巍然矗立在眼前。山门在春日的古柳之中,翘角飞檐、画栋雕梁,宏伟壮观。山门上有我省著名书画家陈伯希书写的“岳麓山”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进入公园,迎面山脚下,假山古树、小桥飞瀑,引人入胜。只见嫩绿翠竹前,一组神鹿雕塑展蹄腾飞,栩栩如生。神鹿雕塑前面,矗立着一块巨石,由知名书画家范扬先生题写的“岳麓山”三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刻在上面。还有临洮籍著名诗人吴辰旭的《岳麓山赋》等刻在墙上。更让人目不暇接的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和书法家何胜江、张平生等抒写的“水声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胜日许登临,尚有烟霞分四座;名山多不朽,合当花草抱三春”“岳麓染翰四季烟云呈画美,洮水鸣琴千秋往事入诗香”等数十副楹联映入眼帘。看到这些,让人不得不惊叹,这里真不愧是一座楹联的画廊和艺术的殿堂,蕴藏着临洮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

拾级而上,“一溪清流榭前过,满贯假山胜蓬莱”,洮惠渠清波微漾,从山脚下穿过,向北潺潺流去,给人一个极为灵动的感受。

过惠桥,向山上攀登,十步一楼,五步一阁。风雅亭、伏龙阁、畅怀亭、悬亭、一览厅,亭亭特色别具,掩映在绿树花草之中,晨钟暮鼓、鸟语花香。

沿路拾级盘旋而上,首先来到了右边的风雅亭。相传,老子出函谷关,过大散关后,翻越鸟鼠山,沿陇水谷地(今名东峪沟)来到陇西邑(今临洮)东山(今名岳麓山)前,顿时被眼前秀丽的景色所吸引。他情不自禁地对弟子说:此地风景秀丽,真胜景也!老子仙逝后,人们在此修建了“风雅亭”。上面镌刻着我省著名书法家黎泉、甘肃文史专家张克复、临洮县人大主任陈维山撰写的“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文彦忠直担道义,武贲勇烈建功勋”“川媚无风总成画,水美有月必赋诗”等楹联。再步台阶而上,就到了伏龙阁。据《史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对弟子们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传说,老子在临洮飞升之后,人们在此地修建伏龙阁。亭内的柱子上刻着当代书法家熊伯齐、程度和郑虎林书写的“岸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秋雨”“陇西李氏,根于狄道;邑北洮滨,首起长城”“来登高吗?不如先来歇歇,歇来方知上去易;去望远的,还是就去上上,上去莫怕下来难”等楹联。再来到畅怀亭,就可以俯瞰临洮城了。相传,老子隐居临洮时,常带随行的弟子和前来问道的朋友来到此处,畅谈交流悟道修德的经验和体会。宋代建东岳庙时,在此修建了畅怀亭,以示畅怀于天地之念。“畅怀”二字源于宋代词人汪梦斗的《金缕曲·贺新郎》“忆年时,呼朋楼上,畅怀觞咏。”坐在亭内,一边欣赏白廷弼、区亚范书写“万古长流唯白水,六朝不改是青山”“有花有月胸常乐,无忧无虑怀自宽”等楹联,一边放眼望去,清澈发蓝的洮河沿着开阔的川道向北流去,而临洮城就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偎依在洮河母亲的臂弯里。

再往上行,山回路转,就到了悬亭和一览亭。传说,老子在岳麓山凤台仙逝后,人们建悬亭以示纪念。“悬亭”取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玄子”谐音,又暗含了老子仙逝后灵魂“飞升”之意,更表明了此亭悬空而建的特点。“一览阁”其名取自“诗圣”杜甫《望月》之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观赏临洮城的最佳位置。伫立一览亭,临洮县城全貌尽收眼底。

东岳泰山庙,位于岳麓山二级台地。原称东岳庙,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年),历代皆有修缮,最后毁于清同治之乱。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原址重建。此处有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题写的“东岳泰山庙”匾额,甘肃省书协副主席张万胜书题写的楹联“丛林幽寂,佛光法雨,灵辉紫气千秋景;庙宇壮严,香火丹霞,暮鼓晨钟万里声”和定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志宾书写的楹联“青未了处,安三教诸神台,同滋地气;日全食时,放几双千里眼,一睹天威”。这副楹联还写到一件历史事件——1941年9月21日,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科学家冒着日寇飞机轰炸的危险,从昆明出发,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抵达临洮,历时42天,行程3200公里,在岳麓山泰山庙完成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日全食观测任务。

离开泰山庙,来到道统祠,就可以看见临洮籍书法家何裕题写的“道统祠”匾额和楹联“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宏业,宪章周孔颜曾思孟儒风。”紧挨道统祠的南边是伯阳宫,伯阳宫相传是老子在临洮传道的地方。在这里,著名书法家陈志和范扬书写楹联“凤舞彩云追,妙点太极,陇右超然三万里;台高明月照,喜留经卷,世间豁尔五千言”“携紫气而来,卓尔寰中,山石林泉崇道德;踏青云之上,超然物外,星河日月焕文章”。距离超然书院不远处,有一座巍峨挺拔的砖石建筑,其上镌刻有“凤台”二字,相传这里便是老子飞升的地方,因“有凤来仪”而得名。至今在当地群众中还流传着老子提笔点太极的传说。

超然书院坐落在半山之中。超然书院建在超然台上,是贬官临洮的一代名臣杨继盛为兴办临洮教育而建,现经维修,面貌焕然一新。听随行导游介绍,杨继盛在职期间,他革除吏弊,兴修水利,开采煤炭,兴办教育。经他的努力,锁林峡深埋于地下千百万年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出深山;他创制扬杆,让农民学会了用井水灌田,农作物收入倍增;他明察秋毫,官场吏弊得以清除,农民负担减轻。他在书院讲学时所写的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备受临洮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清代临洮籍诗人吴镇在《重修超然书院碑》中说:“东去狄道城,二里许为岳麓山,山之麓有台,三面壁立,而其上如砥,登之则临川百里了如指掌,洮水萦洄在足下,故谓之超然台。”而今这里绿树蓬勃,芳草绵绵,花香四溢,姹紫嫣红的花草百卉簇拥着高耸的文峰塔,把超然书院装点得格外宁静、美丽。只见院内门上和南北两边的柱子刻着当地书法名家侯金喜、姬小平、赵万晖书写的“插笔为峰,凝五千字珠玑,超然道骨;捧心见塔,拔十万层云雾,仰止仙山”“凤落梧桐传道法,台通仙境卧青牛”“从古人游,入门须养浩然气;后天下乐,处世常怀仁者心”等楹联。

沿山而上,来到岳麓山顶,就可以见到一处巍然矗立、直指苍穹的墩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姜维墩了。这里是岳麓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也是古临洮岳麓八景之一“古墩旭日”的最佳观赏地。

这是一座砖瓦砌成的古城垛口建筑,其中包裹着的是昔日用黄土夯筑,夯层中夹杂有草绳痕迹的墩台。史料记载,姜维墩南北长22米,东西宽14米,高约10米。墩台顶部南北长13米,东西宽6米。墩台下方暴露有粗绳纹瓦片,曾经出土有秦汉砖瓦及铁戟、铁甲等遗物。在墩台附近,出土有秦汉墓葬随葬明器彩绘云气纹灰陶奁等。姜维墩以南约100米处,也有一座墩台。此二墩皆系秦汉烽燧,后世不断修葺利用。史料载,诸葛武侯六出祁山,大将军姜维九伐中原,多次与魏军激战于洮水之滨。姜维立于墩上运筹帷幄,指挥大军。因姜维伐魏而数攻狄道,故民间将今临洮城东岳麓山巅的烽燧称为“姜维墩”,实则为秦汉时所筑,后代沿用,为陇西郡治最高之“瞭望哨”。站立在此,眼前似乎浮现出当年战鼓如雷、战马嘶鸣的悲壮场面。

站在岳麓山巅举目远眺,只见“南屏黛色碧如玉,一脉洮水流入川”,眼前的临洮县城高楼鳞次栉比,田野碧翠,不禁使人感慨今昔变化之大,更添无限豪情。

相关阅读

登岳麓山 读楹联 悟碑刻

一夜飞雪,临洮皑皑。画一页怀想,落一页清白,临洮岳麓山崭新的楹联匾额、摩崖碑刻,恢弘处处,恰似雪中的挥毫泼墨,以风采着墨,以遒劲走笔。

岳麓山底,景区门口,一方皓石屹然,“岳麓山”三颗红底大字灼灼,逸美,厚重。

一首诗是一种情怀,一首诗是历史尘埃的见证。在景区入口处,由书法名家题写、碑刻匠人精心雕刻的20余首历代名人咏临洮诗词碑廊,是对临洮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临洮故乡的无限热爱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我忆临洮好,城南碧水来。崖飞高石出,峡断锁林开。”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烽火照临洮,榆塞马萧萧……”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

当诗词遇上临洮,书法与碑刻融合,特别邀请张海、范扬、翟万益等全国知名书画家亲自题写,让碑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传承临洮诗词中让我们找寻精神的寄托,安放心灵深处的魂牵梦绕。

疏竹萧萧,碎琼声声。在这方琉璃世界,浩浩乎沛然气生,洋洋乎蔚然大观。

岳麓山八景之一的琴台飞瀑,以山清水秀的水榭长廊、古树修竹为畔。遥想圣哲老聃,骑乘青牛出关,狄道传经,东山课子,月夜抚琴于此,引来百鸟静听。天下琴台虽多有,唯有此台堪登临。在这里让我们见证了穿越历史沧桑的美,感受老子情怀的同时品味匾额楹联和彩绘丹青。

眼前山水配以楹联题咏,衬着银装素裹便交相辉映,啸傲高歌,低吟浅唱,非但是一语道尽且又另开一境,揭示百般至理。

位于景区入口处“藏晖”为文怀沙书,一语“藏晖”,玄机道尽。

山水因联显,联因山水传。岳麓山的朝阳夕照尽藏于此,就连层层叠叠的岁月都被见证。

平心静气开心悟,云水禅心日月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书法家莫言所书“云水禅心”。登顶岳麓,缓缓禅音氤氲,心静心安,全在沉默,省了言语,真实路过这也许是最好的参悟了吧。

“隔着陂塘听荷叶,梦回山馆问梅花。”主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王镛用细腻的笔触,灵动的走笔,将一腔热爱注满楹联。是山回路转,是柳暗花明,总在路口,在转角,遇到倾心获得坚定。

“登岳麓山,看万里长城迤逦,秦烽汉燧;临洮河水,怀千秋人物风流,李守辛公。”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李双阳,以磅礴的气势执笔走字,一笔一划韵律万千,一撇一捺大气开张,尽显书法艺术之美。

风雅亭、伏龙阁、畅怀亭、悬亭、一览亭……飞檐流丹,亭亭玉立。很多时候,光看亭名,就能想象一幅画,就能去体会一种感知、情怀、智慧。

楹联匾额为山水确立调性,赋予山水以灵魂,状景、写情、辞藻、对仗、书法、境界,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尤其征集到了莫言、余秋雨、欧阳中石、沈鹏等全国名家的书法作品,集临洮历史、人文风情、自然景观于一体,增加了岳麓山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临洮人文城市品位。

风景与知识,审美与德行。或闲庭信步或恣意徜徉或俯仰万物,每一个临洮人,有责任更有使命去守护我们的热爱。 (定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