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咋预防?这些权威健康提示请收好

甲流咋预防?这些权威健康提示请收好

原标题:防治甲流该注意什么?

来看省疾控中心健康提示

兰州晚报讯 甲流日常防护要做到位,正确预防也很关键,3月13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带您了解更多关于预防甲流的知识点。

做好个人卫生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如需接触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减少疾病传播。

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环境卫生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要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加强集体单位健康监测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校内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居家观察治疗,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每天要对卫生间、食堂、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托幼机构每天要对学生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借助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流感防病知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小东(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

新华社:甲型流感有何特点?重点人群如何预防?——医学专家解答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

根据疾控部门流感监测,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甲型流感有何特点,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点人群如何预防?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

针对公众关心的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组织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做出解答。

热点一:甲型流感有何特点,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王贵强介绍,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普通感冒有所区别。一般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可导致持续发热、头疼、肌肉关节酸痛、上吐下泻、周身不适等表现,老年人和儿童容易出现胃肠道表现。流感危害性相对较大,严重的可导致肺炎,对老年人基础病有诱发加重的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但在治疗方面有多种抗病毒药物。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建议在重症风险较高、症状较重的情况下早期使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甲流?童朝晖表示,流感的发热体温往往较普通感冒更高,可能达到39摄氏度以上。假如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上呼吸道症状,建议可以先进行流感抗原筛查,然后再进行药物治疗。流感的病程较长,一般在3至5天,严重的可达5至7天,而普通感冒一般经历1至2天的流涕、咳嗽症状后很快就能好转。

热点二:重点人群如何预防,需要接种疫苗吗?

老年人和儿童是流感流行期间的脆弱人群。童朝晖表示,这两类重点人群做好流感预防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推荐婴幼儿、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在每年流行季节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其次,建议重点人群在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坚持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再者,幼托机构及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场所,要特别注意对流感的预防,一旦班级里有小朋友发烧,建议在家充分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上学。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儿童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得了甲流,哪些情况需要家长重点关注?王荃介绍,儿童感染流感后绝大多数都是轻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及时服用对症药物,多喝水、多休息,有利于儿童康复。在流感流行期,假如家中儿童发热时间超过三天或出现体温40摄氏度以上超高热,又或是出现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呕吐腹泻、尿量减少、神志不清等症状,都应第一时间就医。

王荃表示,重点人群在每年流感流行期来临前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罹患流感的概率。对于6月龄以下的婴幼儿,因为无法接种流感疫苗,鼓励同住者和看护者都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热点三:得过甲流后会不会形成免疫期,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

王贵强表示,甲流等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康复后,短时间内都会形成一定免疫屏障,有一定保护力。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摄)

有部分公众关心甲流与新冠是否会叠加感染。童朝晖介绍,甲流与新冠两者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有叠加感染的可能性,但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在免疫功能低下,体内新冠病毒没有完全清除的情况下,才有一定合并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已掌握的发热门诊监测数据,当前发热患者中以甲流占据绝对多数,比例较高。

童朝晖说,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积极接种疫苗都是对呼吸道传染病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面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是最重要的,呼吁大家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新甘肃:甲流感染期食养建议(发热、咳嗽篇)

甲流咋预防?这些权威健康提示请收好

起草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辛 宝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科、营养科主任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

范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夏小军 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夏道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钱占红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

郭建文 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雷旭东 甘肃省肿瘤医院营养膳食科副主任中药师

阚俊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技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党委书记

审稿专家(按姓名笔画排序)

于 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王 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食养部主任、主任营养师

沈艺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张 霆 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

张 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张永慧 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传统食养分委会主任、主任医师

郭丽娜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副主任营养师

殷向志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