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西问丨高金荣:“敦煌舞”如何“走下壁画”,飞向世界?
中新社兰州11月10日电 题:“敦煌舞”如何“走下壁画”,飞向世界?——专访敦煌舞教学体系创建人高金荣
中新社记者 丁思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史学家于此追溯历史,舞蹈家于此领悟舞姿。舞从敦煌来,正是从这里,“敦煌舞”走下壁画,走入课堂,飞向世界。发展至今43年的“敦煌舞”缘何而生?又是如何“由静到动”创建教学体系?在创新发展中,它如何见证古丝绸之路各民族文化交流?国家一级编导、敦煌舞教学体系创建人高金荣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敦煌舞”是如何诞生的?
高金荣:敦煌舞的诞生到现在已经43年,因教学需有课程名称而定名为“敦煌舞”。谈到敦煌舞的起源,不能不提到舞剧《丝路花雨》的问世。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中国舞协主席、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在舞协理事会上提出:“我们的舞蹈已走到死胡同了,需要在座的中国舞蹈主力能努力突破。”恰恰在70年代末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这一经典作品,在舞蹈这片土地上蹚出了一条新路。
2018年,《丝路花雨》在兰州演出。杨艳敏 摄
《丝路花雨》引起了舞蹈界极大关注,不少舞蹈界人士去敦煌参观、取材,多是从编导和创作舞蹈的角度。当时我是甘肃省舞协主席,又是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我写了一篇舞蹈评论《丝国盛世舞婆娑——谈丝路花雨的舞蹈创作》,同时思考如何在教学上创建甘肃独有的敦煌舞蹈体系。我意识到,一个独特的舞蹈流派即将在甘肃形成,舞蹈教材、培养人才、舞台剧目三者缺一不可。
1979年9月初,我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一个个洞窟去看壁画、画舞姿,从建立教材体系、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在数次赴敦煌考察中,我画了很多小人画,绘制了135幅以飞天为主的舞姿形象图,研究壁画舞姿形态,记录了十余万字的笔记,在壁画舞蹈形象中寻找共性和规律。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敦煌壁画舞姿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让静态的敦煌壁画舞姿“动起来”,并以此创建教学体系?
高金荣:我对敦煌壁画舞姿的研究,是从形象到形象,从静止到活动,所以研究的核心是寻找“动律”,即风格特征。首先是资料收集:一是壁画舞姿的固态形象全面收集,找出各朝代不同中的相同之处;二是对敦煌史料的学习。
莫高窟在千年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变动、风俗习惯以及审美标准的变化,不同时代的壁画、彩塑,有着不同的题材、特点和风貌。但是,不管哪个朝代的壁画舞姿,都有其共同的基本格调。这不同中的相同,正是敦煌的独特风格,也是应该细心研究、认真掌握的地方。
概括起来,敦煌壁画舞姿的外部特征有:手的形态丰富多样,纤细秀丽,富有中国古典美。手臂柔曼、多弯。赤足而舞,脚的形态为勾、翘、歪,位置十分丰富,这是形成特殊舞姿的重要环节。体态多为下沉,出胯冲身形成三道弯,有圆润、直角两种类型(推胯、坐胯所形成),也有多道弯的肢体曲线。多使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 视觉中国 供图
从壁画舞姿来看,敦煌古代乐舞风格呈现西域舞蹈、中原古典舞和当地民间舞蹈相结合的特色,这成为我把握敦煌舞风格的指导思想。我参考了中国古典舞、西方芭蕾舞已成型的教学体系,打破常规,“从头到脚”解剖人体各个部位,并以此来创编基本动作教材。提炼、整理出的基本训练部分有:呼吸、眼神、手势、手位、脚位、步法、跳转、控制、飞天、力士(男子)、舞绸、击鼓(男子)以及各种组合,并依据其形状起了名称。
教材创编完成,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有课程名称,经过研讨、思考,“敦煌舞”问世。“敦煌舞”起初不为人知,后经媒体报道,逐渐流传开来。我希望“敦煌舞”成为“敦煌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助力敦煌石窟艺术被更多人所喜爱。
2022年9月,高金荣(中)为兰州文理学院学生进行敦煌舞教学,示范指导动作。九美旦增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新兴舞种,“敦煌舞”的风格特色是什么?它如何见证古丝绸之路各民族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高金荣:我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战国至秦汉时期,河西敦煌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当地民族众多,且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不同的民族舞蹈艺术,又呈现出各美其美的状态。
从而可以得知,敦煌作为丝路上的咽喉重地,其特有的地域、历史、文化等,促成了敦煌石窟艺术具有多元的人类文化因子。它们和谐地融为整体景观:有中华文化辉煌之灿烂;有印度河流域艺术之优雅别致;有西域文明之绚丽雄健;也有其他民族的奇风异彩。所以说敦煌是中国的敦煌,也是人类的敦煌;敦煌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
2019年,兰州文理学院敦煌舞教学创建四十年回顾与展演活动在此间举行。杨艳敏 摄
在此土壤上诞生的“敦煌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丝绸之路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例如,印度舞手势和敦煌舞手势,也可发现有的手势形态基本相同,如敦煌舞的“开三指”与印度舞的“灵巧手势”,都是单捏指形成的姿态。这个手势在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的舞蹈中也常用。在龟兹壁画中,更有不少舞姿的手形与此手势相似。
还有敦煌舞中的“交叉式后踏步”,即踏步时膝盖外侧,支撑腿略弯曲,给人以吐气、下沉、松弛的特殊美感。这种动作,只有在印度古典舞和印度壁画中见到。显然,这是印度佛教石窟艺术对敦煌壁画舞姿的影响,是印度古典舞和中国舞蹈艺术相结合的典型形象。
2021年,“第五届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在兰州开营。图为开营仪式上的舞蹈展演。杨艳敏 摄
在具体创编敦煌舞教材时,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我都以壁画舞姿为依据,完全遵循敦煌的历史,遵循“三结合”(西域、中原、地方舞蹈)的动律特征,广泛吸收相关民族的风格特色。如武威民间舞蹈滚灯、藏族的传统仪式、蒙古族的豪迈气质、朝鲜舞的呼吸方式和回族舞的起伏动律等。敦煌舞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当代的新创造。
中新社记者:通过教学、大型舞剧演出等,敦煌舞“走下壁画”,走向世界。敦煌舞为何持久备受海内外民众喜爱?对于未来发展,敦煌舞如何在兼容并蓄中保留其精髓?
高金荣:1981年、1983年、1986年,我带着学生到敦煌、北京等地演出,敦煌舞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也得到了季羡林、常书鸿、唐长孺、潘絜兹等敦煌学家的肯定。如今的敦煌舞,添加了很多现代元素,进行多方面融合吸收,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是来自敦煌壁画舞姿,这个宗旨是不变的。
“2017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美国西部行”系列活动在美国洛杉矶精彩登场。图为敦煌舞蹈。张朔 摄
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舞一定能走出兰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40多年来,敦煌舞的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我也受邀前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地授课讲学、担任舞蹈比赛评委、开工作坊,或者带着学生演出交流。在外国人心中,敦煌艺术是真正的、纯粹的“东方魅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针对“丝绸之路”乐舞文化形态研究,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敦煌舞因源于敦煌壁画舞姿风格而有特色,因有莫高窟的神韵而有魅力,因有真、善、美的灵魂而有无限生命力。
图片2017年8月,舞剧《丝路花雨》引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6名外籍专业舞蹈演员参与演出,增添“洋面孔”的该剧在演绎古丝绸之路上中西交融故事时更趋国际化。杨艳敏 摄
我希望敦煌舞在舞蹈行业中能有明确的定位、定义,落实其性质。更希望严格审定真正具有敦煌精神且风格准确的教材,能够普及、传承敦煌舞蹈艺术强大的独特风格。
未来,敦煌舞的教学创新和传承,我认为要像自然科学一样踏实研究,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莫言在对话中所说的一样,要做研究,就要做到“真情、妙悟、铸文章”。敦煌舞是民族的、中国的,我们要包容开放、博采众长,更要不失自我。(完)
专家简介:
高金荣,敦煌舞教学体系创建人。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敦煌文化学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编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建“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专著有《敦煌舞蹈》《敦煌石窟舞乐艺术》《敦煌舞教程》及修订版等。创作教学剧目代表作有《千手观音》《妙音反弹》《大飞天》《凭栏仙女》等。曾被中国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的“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文艺终身成就奖”,荣获2019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