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味陇上】捻一碗麻食 余味绕心头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一场秋雨过后,冬天渐行渐近。这时候,就想吃口带热汤的食物,让自己全身都暖和起来,思来想去,突然想起了离家后再没吃过的家乡美食——烩麻食。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吃妈妈做的烩麻食,西红柿为原料的汤汁,夹杂着土豆,豆腐等蔬菜不断熬煮,最后将炒好的鸡蛋盖在上面,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麻食就做好了。来上一口,麻食伴着蔬菜的清香,回味无穷。
说到麻食,它的叫法很有意思。北方人也叫作“麻什”或者“麻什子”。在南方人的眼里见它的外形好似猫的耳朵一样,所以又给它起了一个好听而又生动的名字“猫耳朵”。
关于麻食的吃法,传说大约有2400多年的历史,史书最早记载是在元代。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载:“秃秃麻食,一作手撇面。以面作之。羊肉炒后,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醋香菜末。”又如明朝人所辑著的《居家必用事类大全》里也说:“秃秃麻食,又名秃秃么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剂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据以上文献,说明在元明之际,麻食已经流行,而且是回族人的食品。麻食一词,可能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当时麻食做法,与今无异,而且可以煎炒或加菜调酸汤食用。
麻食大多以白面为主要原料。在庆阳老家, 麻食还有“勤”“懒”之分。“勤”者须一个个制作,只有指头蛋大的面团在面结梯子(做麻食的一种工具)用大拇指摁住一捻,小面团就会卷曲起来 ,有的还用木梳拓出花纹,更为精致好看。 “懒”者只将和好擀好的面切成小丁,便不再加工。
麻食有着宽阔的胸襟,不捐细流。菜的形状不拘一格,五花八门,土豆、西红柿、蘑菇和豆腐切成丁,泡发好的粉条和腐竹切段。 麻食的做法也多种多样。可以选择吃带汤汁的烩麻食,也可以吃没有汤汁的炒麻食。不同的做法,口感不一样,味觉的体会也非常丰富。
平凡人家,一顿劳动者赋予情怀的普通麻食,就能增加生活情趣,增强幸福感。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段话: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这一碗麻食中,便包含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