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里的虫趣

光阴里的虫趣

原标题:光阴里的虫趣

□资料照片

当我的母亲在几十年前那个燥热的晌午,在一片焦灼的蝉鸣声中,把我生在冒顶山下面那个叫做吴家坪的小村庄时,我就进入了虫子的世界。

柴房斑驳的墙角,一只蜘蛛正忙碌地织补着被一场暴雨袭击后残破不堪的网。白杨树上,一只天牛挥舞着鞭状的触角静享着美妙的雨后时光,被树荫里潜伏许久的一只啄木鸟逮个正着,瞬间剩下一副空壳掉落在地上。一队蚂蚁正好路经此地,齐心协力将其运进巢穴。不远处,一对屎壳郎父子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奋力推着一个粪球,被一块土快挡住了去路。土块上,一只螳螂金戈铁马般立着,冷眼瞧着这一切。村庄里虫影重重,我的童年也便与这些村子里的土著们,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记忆中最讨厌的虫子是虱子。它们悄无声息地藏身于我们的贴身衣服上,或者毛发之中,完美地逃脱了季节的束缚,可以全年十二个月无间断地生存和繁衍。它们以吸食人血为乐事,让我们浑身发痒。每天抓耳挠腮止痒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互相换着抓痒。一个玩伴撩起另一个玩伴后背的衣服,把手臂伸进去,另一个玩伴咧着嘴指挥着方位:“上,左,再左,好,就那儿,使劲挠。”到了晚上,我们便早早脱了衣服,由母亲捉衣服上的虱子。虱子们并不知道它们惹恼了人类,一些兀自在衣服上爬行,一些则吃饱了聚集在褶皱处明目张胆地休息。油灯下,母亲捉住一只又一只虱子用左右手的大拇指盖挤它们,随着噼啪的响声,虱子化作指甲上的鲜血。然而,虱子的繁殖能力实在是惊人,它们密集的卵常常需要母亲手口并用才能消灭。

在童年的止痒大战中,跳蚤是我们所要面对的又一支劲敌。与队伍庞大的虱子不同,跳蚤喜欢单打独斗,它们像独行大盗一样游走在衣服和被褥之间,腾挪躲闪,飞檐走壁,武技高超。这些昆虫中的特种兵,往往需要家里几个成员相互配合,围追堵截才能将其擒拿伏法。蚊子是这场持久战之中的空中部队,它们舞动着双翅像是一架架凌空的战斗机,乘着夜色而来,准备给我们来一次偷袭。它们嗡嗡轰鸣,来势汹汹,名为偷袭,实则强攻,全然不怕被我们发现。尽管它们是如此的高调,但我们往往束手无策,一不小心,就被它们得逞扬长而去。一夜过后,徒留满身的红包,成为它们战果辉煌的见证。

屁暴虫,准确来说是琵琶虫,或者应该叫臭壳子的,寄托着乡下人在久旱时候的希翼。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麦地咧着一道又一道触目惊心的口子,麦子因长久缺乏水分无精打采地下垂着。农人们眼巴巴地盯着西山上的天空,期待着能有一片云朵飘来,下一场透雨。孩子们则在庄前庄后寻找着屁暴虫,拿起小树枝,一边轻轻敲打它的屁股,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屁暴虫,有雨没雨……”屁暴虫停下忙碌的脚步,知趣地挺起屁股迎向那截树枝。当它的屁股上有液体渗出来,慢慢湿润了,这是要下雨的征兆,孩子们便欢呼起来。

沟眶象和叩甲因其绝技在身,成为我们童年里经常戏弄欺负的对象。沟眶象在臭椿树上笨拙而缓慢地爬行着,它们相貌平平,像是粘在树干上的一坨鸟屎。即便如此,还是被我们发现它们的存在。被捉的沟眶象把四肢紧紧倦曲起来,一动不动,仿佛已经死去,过了许久,它又伸展腿脚活动起来。因此,我们常常叫它“装娃儿”。叩甲的绝技是“磕头”,“磕头虫”便成了它的昵称。叩甲不易遇见,偶被捉住,仿佛得了宝贝,引得大家纷纷围观。玩伴摁住叩甲的后半身,那虫子仿佛讨饶一般,“啪啪啪……”不停地磕起头来。待玩腻了,翻过让其四脚朝天躺下,只见它弓起身子,“啪”地一声,弹出老远,逃之夭夭。

马蜂是乡下再普通不过的一种昆虫,它们不喜欢打扰别人,更不喜欢别人打扰到它们,选择在高高的屋檐下或者山崖上筑起莲蓬一样的巢穴,过与世无争的日子。但是,没有捅马蜂窝的童年,还能称其为童年吗?伙伴们脱了外套顶在头上,遮住头脸,拿着长长的竹竿,一点点接近了马蜂窝。马蜂窝随着竹竿的捣乱应声而落,马蜂像是箭矢幕天席地而来。伙伴们转身就跑,有跑在后面的,被马蜂撵上。远处的玩伴喊着提示,快打滚。被咬者就爬在地上,打起滚来。待马蜂散去,众人围住被咬者,嬉笑之中拿蒜去擦拭被蜇的地方,以防发肿。没有蒜的时候,就用鼻涕代替——也不知是谁率先发明的。

臭虫,是童年时光里唯恐避之不及的一种昆虫。它们常常蛰伏在桃树或者杏树的枝叶上——嘴馋的我们就不得不与它们狭路相逢了。点缀在绿叶间黄橙橙的杏子,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直勾得我们这帮小孩子的馋虫往脑门钻。趁着那家主人农忙或者中午午睡的空挡里,一个个脱了鞋子,哧溜哧溜爬上树,一饱口福。臭虫就是在这个时候展开它的翅膀趁虚而入,来到我们的肩头的。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原来的姿势不动,等着它呆腻了离开。不然,就会被它瞬间释放的臭味熏晕。这么“臭名昭著”的一只虫子,它的学名竟然叫九香虫的,更想不到,这厮可以制作成一道美味!

童年时光早已如烟而逝,那些曾经带给我们无限苦恼和乐趣的虫子,被我悄悄地保存在记忆里,且独自欣赏着,仿佛是浮躁忙碌的现代生活里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刘贵锋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