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季羡林的敦煌文化情缘
□孙江
季羡林是精通12国语言的国学大师,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对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吐火罗文、印度古代文学、印度佛教史及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有世界级学术意义上的贡献。他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面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的千佛洞,季羡林感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他更加感慨的是,艺术家好像决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和颜料,决不吝惜自己的光阴和生命,把墙壁上的每一点空间,每一寸空隙都填得满满的,再小的地方,他们也决不放过。他们前后共画了一千年,不知流出了多少汗水,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动人心魄的艺术瑰宝。
上世纪八十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甚嚣尘上,也是许多中国敦煌学者挥之不去的阴影,打不开的心结。直到1998年,由季羡林担任主编、段文杰等任副主编,历时十余年,汇集全国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学者的成就,数易其稿而成的《敦煌学大辞典》的问世,对总结国际敦煌学研究成果和普及敦煌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世界上的敦煌学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1983年,在兰州举行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和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上,季羡林当选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在语言文学组分组讨论会上,他说:“搞语言文学,眼界要扩大一些。牵涉到印度、壁画、民俗学等,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并为甘肃出版的《关陇文学论丛·敦煌文学专辑》用梵文题写了签名。会后,季羡林和22名专家学者联名上书中央,提议大力支持和推动敦煌学研究和发展。
甘肃著名学者颜廷亮历时八年主编的《敦煌文学概论》于1994年出版时,季羡林给题了“金针度人后学津梁”八个字。他称此书为“全世界以敦煌文学‘概论’这样面目出现的第一本书。”作者赴京会面时,季羡林一再叮嘱要给国外的学者赠送,这是真正的交流,也是最好的宣传。
季羡林主编的浩大工程《东方文化集成》,构想要编500卷,各国都有,中国占100卷,水平要比别国高,要创新,要有新的资料和见解,其中由颜廷亮编撰的《敦煌文化通论》分量很重。《敦煌文学千年史》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西部项目立项时,季羡林特意表明自己的看法:研究千年史,眼光要阔一些,敦煌往西,是新疆,是阿富汗、巴米扬,是中印亚欧大动脉。要从这个观点来看,过去,这是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今天也还是。
颜廷亮对季羡林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人格高尚、智慧深邃、成就巨大而又自视为常人的伟大学者和作家。
季羡林的散文集《在敦煌》里的大多文章是游历全国山河的所观所感,发自内心洋溢着对国家的热爱,对山川风景的赞美和人生感悟。他这样写道:在人生中,我的旅途远远不到结束的时候,我还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在我前面,可能还有深林、大泽、崇山、幽谷,有阳关大道,有独木小桥。我必须走上前去,穿越这一切。现在就让我把自己的身躯带走,把心留在敦煌吧。
(酒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