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原标题:【人文】武山铁笼山(斗底山)与姜维北伐考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文/裴应东 图/张耀德

铁笼山,古称斗底山,明万历《宁远县志》记载:“斗底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其状如斗,前代倚山立寨以避兵,今有古迹犹存龙山、空禅、观音三寺,有常住户,地俱属。”在距县城西南35公里漳武两县交界处的高楼镇境内,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这里重岩叠嶂,千峰竞秀,谷深路险,遮蔽森严,地势险要,在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检阅古籍文献、地方志书多称其为斗底山,如《大明一统志》《清史稿》《甘肃通志》《巩昌府志》、明万历《宁远县志》、清康熙《宁远县志》、清乾隆《宁远县志》等皆称其为斗底山。民国武山乡贤李克明著《武山县志初稿》,其载为:“铁笼山:一名斗底山,县西南七十里,高二百余丈,其形如斗,前代倚山结寨,山顶有石窑三眼,深约丈余。”这是迄今有关“斗底山”称“铁笼山”最早的文献记载。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铁笼山融华山之险,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主要景点有堡子沟、灯笼峰、大士庵、姜维饮马井等。堡子沟,一名曲城,清康熙《岷州卫志》载:“斗底山在贵清山之北,鸿门寨之南,鸿门寨河出其北,赵家坪河出其西。三国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姜维依曲山筑二城,曰曲城,以逼南安、狄道、临洮三郡。伎牙门将苟安守之。”今古迹犹存,这里四面环山,荫翳蔽日,中间有片开阔的草场,是人们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灯笼峰在堡子沟的南面悬崖上,因形似灯笼而得名。沟内有一石洞,洞内有一清澈的山泉流出,泉水叮咚,声音悦耳。从灯笼峰西行数百米就到了大士庵,这是一座天然石窟,高十余丈,占地100多平方米,庵前树木参天,竹叶茂盛,似一道绿帘遮住了庵门。庵内有大大小小石凳数十张,石凳或黄或黑,或红或白,均光滑细腻。从大士庵向南几百米,沿蛇行小道,经石栈,可到水帘洞。水帘洞前有一座庙宇,其内有姜维塑像一尊,形态逼真,亲切可人,庙宇内时有人祭祀,香火不断。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宋元时期陇右地区佛法复兴,这里曾为凿窟礼佛的圣地。石窟分布在铁笼山主峰的南、中、北、东四面,共有窟龛四个,均为利用天然洞穴开凿而成,彩塑佛像6尊,面积约300平方米。主峰向东的洞窟,为四个石窟中最大的一窟,洞深约10米,前宽约9米,后宽约4米。因时代久远,窟内壁画遭到严重破坏,塑像为明代造像遗存。堡子坪右边的大殿是释迦牟尼佛堂,始建于宋代,可惜已毁于战争。现有的大殿,由明末清初重建而成,飞檐斗拱,气势非凡,依然庄严清净。大殿坐西朝东,佛阁方正,佛祖居中,左为文殊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和善低眉,双目微睁,庄严肃穆。

据出土文物和地名资料考证,铁笼山确为三国古战场遗址,其山脚田地时有刀、矛、箭头等兵器出土。1975年—1999年, 铁笼山附近的高楼八营、斗底等村修建水平梯田时,多次出土铜质箭镞、残甲胄、残枪、短剑、矛头等兵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其北山曳兵村附近也曾出土残盔甲、锁扣、护心镜、头盔残片等军事用品。其周围的山名、村落,也多与军事有关。山北有“曳兵山”,传说是姜维屯兵布阵的地方;还有一村名叫“八营坪”,传说为姜维战马受伤的地方。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李克明《铁笼山》:“蜀川炎运等寒烟,渡陇惟余伯约贤。试看青青山上草,春来犹献五铢钱。”诗中伯约指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谷县)人。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今礼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陈寿《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从以上文献可知,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拜为大将军,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姜维改变诸葛亮北伐战略,主攻曹魏防守薄弱的偏远陇右诸郡(天水、安定、陇西、南安)。陇右地区地势较高,俯瞰关中,在军事上对关中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由陇右攻关中易,而由关中攻陇右难。虞允文曰:“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当时关中为曹魏统治的核心区域,地位极其重要。一旦受到外敌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则会动摇曹魏的统治根基。因此,陇右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再加上其本身雄厚的军事潜力,使其天然成为关中防御西方军事威胁的安全屏障,陇右的得失对关中的安危意义重大,失陇西则关中危矣,而铁笼山在陇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南安郡(今武山)、陇西郡(今陇西)南面的重要屏障。二郡居北,山系居南,若逾此山,则二郡垂手可得,则天水(秦州)、安定(镇原西南)二郡得之易如反掌,秦川如探囊取物。南可与蜀汉结为一片,东可“翻陇入秦”“以复汉室”。姜维攻伐陇右这一谋略,非常高明,真可谓为“凉州上士人也”。故本区成为三国中后期魏蜀争夺征伐的重点地区,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先后11次北伐,8次活动在陇右,其中大胜2次,小胜2次,相距不克4次,大败1次,小败2次。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曰:“延熙十六年(253)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落门,维粮尽退还。明年(254),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临夏)、狄道(临洮)、临洮(岷县)三县民还。后十八年(255),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延熙十九年(256)春,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之战于段谷,大破之。”

走进陇上“铁笼山” 探寻三国古战场历史踪迹

上述文献中,落门指的是距今武山县城14公里的武山洛门镇,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漳县西南至岷州卫180里,汉襄武县地,石营当为今西和县城,早称白石镇,董亭为武山县滩歌董家坪,南安郡治豲道,治所在今武山县桦林范家坪一带,领3县:豲道、新兴(今漳县、武山境内)、中陶(今陇西东南、漳县境内)。武城山又称广武(吴)山。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渭水》:“渭水过豲道县南,又东径武城县西,武城川水入焉。”武城川水是指今武山山丹河水。另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段谷位于今天水麦积区西南的渭河谷地。

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姜维出兵狄道(治今甘肃临洮县西),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所率诸军,给曹魏在陇右的统治以沉重打击,是姜维历次北伐中战绩最大的一次。如邓艾所言:“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姜维因战功卓著而升迁为大将军,他在有利的形势下,于次岁即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秋向本区发动再次进攻,蜀汉方面计划经过祁山攻占魏国天水郡的重镇上邽(治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姜维深知此举殊为不易,故与汉中都督胡济约定同时出兵,东西合击,会师上邽。但是胡济违约没有到达前线,致使姜维孤军转战,曹魏陇西守将邓艾在战前就判断姜维会乘胜继续入侵,他还根据蜀军粮运困难的情况,预料姜维的进攻路线可能有两条:“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悬)饵。”(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因此作了针对性很强的防御部署,使姜维到达天水后处处碰壁,左右盘桓,最终被魏军大败。

令学界、民间、文化圈瞩目的铁笼山大战,就是这次段谷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魏帝曹髦的表彰诏书所言,蜀汉军队在此役中被杀数千人。“(邓)艾筹划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而段灼上表称邓艾在“落门、段谷之战”当中,“摧破强贼,斩首万计”(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这应是包括武城山(铁笼山)、落门、段谷等地战斗的整个战役里杀敌超过一万,这还不算“星散流离”的逃亡与被俘蜀军。概括起来,姜维的兵力损失可能在万余到两万人之间,这对于国小民寡的蜀汉是个相当沉重的打击。段谷战役之后,蜀军元气大伤,姜维退回沓中,屯田戍边,以后直到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姜维虽然还进行过两次北伐,却再也没有向天水郡境发动过攻势了。

(新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