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近年来,肃州区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夯实基础“生血”,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突出任务来抓,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制定阶段性和长期性发展目标,区上平均每年支持发展10个重点村,乡镇每年支持发展2个重点村。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将36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选入村级班子,12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肩挑”,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不断扩大村级组织“领头雁”效应。把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列为“书记工程”,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村班子年度考核、村干部评先选优挂钩,让村级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来。

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盘活资产“活血”,打破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场地、校舍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核查清理,通过发包、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将资源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村集体所有的农场、林场、机动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核查,充分利用闲置的资源谋划实施仓储、物流建设等项目,采取合作经营、承包租赁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真正盘活用好了集体资源。2021年,全区有84个村通过租赁、发包集体资产资源实现收入643万余元,占到总收入的41%。结合推进“三变”改革,认真抓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运行,村“两委”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将经营性可变资产投入到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发展,增加集体经济。至目前,全区年经营收入百万元以上农村合作组织达到210多家,并涌现出一大批明星社、示范社。

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加大扶持“输血”,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区委、区政府先后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400万元,扶持建成了18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项目;整合农民扶贫互助社退出资金3442万元,按照30万元/村标准建立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从区管党费列支222万元,对8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性项目进行奖励补助。组织、财政、农口多部门联动,千方百计谋划好项目、争取大项目,全区相继组织实施戈壁园区飞地建园、农村土地集中整理、乡村文旅整村推进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6个,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了产业依托。准确把握国家利好政策,全面部署实施“光伏强村工程”,整合资金2530万元支持6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村每年通过光伏电站可增加集体收入3—5万元,全区薄弱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弱到强”。2021年底,全区1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了63个。

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创新发展“造血”,增加集体经济发展效益。根据乡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鼓励引导村集体做好戈壁农业、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等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的规划和开发,依托农业产业、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载体,推动形成“一村一品”目标。以党建引领“三链”建设为依托,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组织链由产业园区向农村全域覆盖,组织设置向产供销全环节覆盖。在总寨、银达、泉湖等设施产业聚集区,西洞、果园等特色产业主产区,先后建立产业型党组织72个,创建先锋基地55个,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依托国家级和区域内优势平台资源,建成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现代种子产业等人才实训基地7座,累计培训各类人才1.1万人次,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肃州做好"强基健体"文章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供稿:肃州区委宣传部(肃州区委组织部组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