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礼县韩山皮影戏,光影下的匠心与传承

陇南礼县韩山皮影戏,光影下的匠心与传承

原标题:【镜观陇原】礼县韩山皮影戏,光影下的匠心与传承

一张幕布、两盏白炽灯、四五老艺人、七八件简单乐器,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剪纸人物,一边用本地流行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器乐以增加演戏气氛。

这是礼县崖城镇富坪村韩山皮影戏的一幕。在老艺人的牵丝引线下,折子戏里的历史人物穿越古今,一个个在幕布上身轻如燕,引得台下观众拍掌叫好。

礼县崖城镇富坪村韩山皮影戏文字考证,从1921年(1921年线装戏本落款考证)流传至今,传约六代人,形成了以崖城镇为中心,辐射至礼县北部及武山县西南的部分乡村。据考察,韩山皮影戏风格受陕西眉县眉胡曲调影响,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加入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有地方味道的影子腔,乐器配有四弦、三弦、二胡、板胡、大小锣、鼓芽板、牛铃等。唱法分上音和下音,风格悠扬凄凉。韩山皮影的制作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

近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下,村里的几位老艺人,对其进行发掘、抢救与保护,积极培养传承人,现在,礼县崖城镇韩山皮影戏(陇南影子腔)被列为甘肃省非遗项目。在镇政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韩山皮影戏现状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对皮影、孤本戏文进行妥善保存,为韩山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薛小平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