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陵园

赵充国陵园

赵充国陵园位于清水县城西北牛头河畔,距离县城一公里。园内苍松翠柏、绿树成荫、花草丛生、景色怡人。将军土冢、宋墓群、碑廊、碑亭等错落其间,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于一体,为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胜地。1962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充国陵园历史悠久,占地7000平方米,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据《清水县志》记述,自宋代以来,在墓区修建了祭亭、祭祠等多处建筑。清嘉庆、道光年间重加修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

墓区现存封土冢,冢呈圆锥体,高2.5米,底径6米。冢前有碑亭,内立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汉后将军营平侯公讳赵充国之墓”和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85年)“汉故将军营平侯之墓”石碑。赵充国(前137—前32),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他一生经历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是一位能骑善战、富有军事策略思想的将领。据《赵充国颂》碑文记载,赵充国提出“寓兵于农,耕战两利”的屯田安边策略,首开中国历史上“屯田制”之先河。

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屯田将军赵充国汉白玉雕像。将军身披铁甲,手握长剑,威风凛凛,让人肃然起敬。

站在将军雕像前,回头望去,西面,空地上建有一条碑廊,红柱绿瓦,古朴典雅。碑廊内两侧,竖立着为数众多的历代碑刻。在碑林中慢步,轻抚一块块充满沧桑的石碑,仿佛在翻阅一部部发黄的史书。在这些石碑中,有一通“仪制令”石碑,碑中段上部刻有“仪制令”三个大字,右书“贱避贵,少避老”,左书“轻避重,去避来”。据考证,此碑为南宋的交通法规碑,也是目前所知清水乃至整个天水地区发现最早的交通法规碑。

宋墓群就处在碑廊对面。墓旁生长着许多高大粗壮的树木,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微风吹过,树影婆娑,给这群古墓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推开森严的铁门,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踩着台阶而下,进入一千多年的古墓,不由人毛骨怵然。墓道狭仄,灯光昏暗,长长的甬道内,一排并列着四座古墓。听导游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清水县境内先后发现了30多处宋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上邽苏屲墓、白沙乡箭峡墓、贾川乡董湾墓、红堡乡贾湾墓等四座墓室。如今被当地文物部门搬迁至赵充国陵园,“修旧如旧”,集中保护起来。

进入墓室,这几座古墓皆为砖雕仿木结构,墓室方正,顶部有的呈半圆形,有的呈圆锥形,有的呈多边形,整个墓室内部造型严整,结构独特,四周墙壁画像砖色彩富丽,金碧辉煌,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据导游说,这几座古墓均没有墓志铭,皆为平民墓。仔细观察,这四座墓室的彩绘砖雕上,雕有推磨、舂谷、采桑、牲畜、渔猎等画面,也有花草、动物、戏剧人物、古代孝子故事等场景,这些彩绘砖雕的图案构图精巧,画面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木欣赏价值和文物鉴赏价值。

走出古墓,沿着花径小路向前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圆圆的小山,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藤蔓植物,不用说这就是将军土冢了。土冢两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挺拔的苍松,就像一个个威武的将士,正在等待出征的号令。土冢右侧,赵充国颂碑旁边,有一株“佛手树”,不知生于何年,这棵松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从主干一米处分枝为几株枝干,如张开的五指,树型之奇特,造型之美观,极具观赏价值。

在将军墓碑前面,有一座六角碑亭,红柱碧瓦,飞檐翘角。内置鲁恭姬造像碑(北周天和二年纪事碑)。该碑为砾岩质地,碑正面刻一施大无畏印的释迦牟尼像,肋侍菩萨和文殊菩萨陪伴左右。背面刻有碑文,虽历经沧桑,但铁划银钩字迹清晰。据志书记载,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清水大地震,该石碑被深埋于地下。清道光初年,此碑出土于清水县城北李崖石佛坪。

行走在迂回曲折的青砖小路上,头顶绿荫蔽日,身旁花团锦簇,不由人想起唐末将领高骈诗作:“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虽然没有池塘,但大树小树层层叠叠,清风拂来,绿波荡漾,美不胜收,是夏日避暑的清凉福地。

离开赵充国陵园,回头望去,陵园就处在现代化建筑中,周围高楼鳞次栉比,公路上车辆穿梭如潮,让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邓书俊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