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百亿产业链“顺风车” 金昌高原夏菜“登陆”粤港澳
甘肃
甘肃 > 资讯 > 金昌 > 正文

搭百亿产业链“顺风车” 金昌高原夏菜“登陆”粤港澳

春日的金昌大地,草木萌发、百谷竞长。金川区双湾镇的万亩农田生机盎然,今年第一批移栽的蔬菜种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4月6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双湾镇许家沟村的金海彧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育苗基地内,53座长120米、宽10米的青白色大棚沿着水泥硬化路面两侧依次整齐地排列开来,场面蔚为壮观。大棚内,培育好的种苗已经在穴盘中抽芽拔节。数十名农户忙着培土点籽,继续培育种苗。棚里棚外,一派抢抓农时忙生产的热闹场面。

金海彧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谨宇说,今年,合作社在双湾镇许家沟村、陈家沟村、龙源村等地集中流转了3500亩土地,全部用来种植高原夏菜,第一批已种植的娃娃菜350亩,芹菜80亩,松花70亩,西兰花200亩。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大规模推广,农民们能够直接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到地里,大幅度提前了高原夏菜的上市时间。“我们今年总共种植了两茬蔬菜,分六个批次进行,目前第一批蔬菜种苗已经于3月份全部移栽到地里了,正在进行浇水施肥工作。”蒋谨宇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即将种植的第二批蔬菜可以直接露地点籽栽种,不需要再提前单独育苗。”

来到合作社的露天种植基地,仅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料理庄稼。蒋谨宇说,由于灌溉设施的广泛应用,蔬菜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无须太多人力投入。而一旦到了移栽和采收的时节,合作社需要的劳动力会大幅增加,有时甚至能超过每天500人次。

据了解,2015年金海彧合作社成立之初,在金川区流转的土地面积还不到500亩。仅仅六年之后,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面积就增加了14倍,达到7500亩。今年,合作社又继续在永昌县西河片区流转土地,总种植面积将突破1万亩。

金海彧的成功并不是个例,它的背后,是高品质菜草蓄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金昌将高品质菜草蓄作为“2+4”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着力培育提升壮大,以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品牌化赋能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努力建设寒旱优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牧草基地和奶源基地,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产业发展动能。

蒋谨宇说,金海彧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正是搭上了金昌打造菜草蓄百亿产业链这辆“顺风车”。

金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病虫害少,生产的蔬菜品质优良。而且土地开阔平坦,庄稼集中连片,灌溉设施便利的“地利”优势,使得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农业合作社产业化道路成为可能。近年来,金昌的高原夏菜开始“登陆”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当地居民菜篮子的“常客”。

为了让金昌高原夏菜这块“金字招牌”常亮常新,金川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获得认定的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为依据,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工,并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溯源体系。

目前,金海彧合作社每年的蔬菜产能接近10万吨,其中绝大多数都运往粤港澳大湾区销售。为了将新鲜蔬菜及时高效地送到当地居民的餐桌上,合作社不断提升冷链仓储和配送能力,目前已经投资建设了31个标准化冷库,为提升产销一体化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目前金川区已经引进培植建成了9个现代化高标准高原夏菜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多茬种植,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4万亩,产量达到38万吨,蔬菜产值达7.6亿元。

“经过近三年系统化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我们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对于全市菜草蓄产业链的培育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婷说,金川区将在巩固现有基地的基础上,推广多茬种植和麦后复种,力争全区蔬菜种植迈上新台阶,为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基础。

文、图:记者 秦小泉 常建哲

(金昌日报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