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万象“耕”新 撂荒地蝶变“丰收田”

甘肃万象“耕”新 撂荒地蝶变“丰收田”

原标题:【短视频】甘肃:唤醒撂荒地 催生新希望

自动播放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数量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让荒地重获“新生”,我省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让耕地流动起来”,既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又促进了撂荒地统筹利用。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有很多土地因为地块小、分散,不利于灌溉和机械化耕种而被撂荒。村民们将部分撂荒土地流转给当地一家农业技术公司,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公司务工赚钱。

根据排摸统计,兰州市西固区共有撂荒地3900多亩,已整治撂荒地1165亩。

2021年,全省撂荒地专项整治中土地流转面积达56.76万亩,占27.48%。同时,全省各地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种植)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最大限度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开发利用。

这段时间,在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阳坡村的撂荒地整治点,大型机械正在对合作社集中流转的200亩撂荒地翻土开荒,通过整治,部分土地已经基本达到复耕条件。

天水市秦州区制定撂荒地整治补贴措施,提高农户和合作社对撂荒地整治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天水市秦州区排摸出撂荒地5900多亩,已整治4000亩。

边摸排,边整治。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共摸排撂荒地面积为206.52万亩,已整治撂荒地198.65万亩,占摸底排查总数的96.19%。今年开春以来,各地继续查遗补缺,更多闲置耕地被“唤醒”。

今年,庆阳市镇原县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合理经济补偿的基础上,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有效解决了撂荒地无人耕种问题。

在撂荒地专项整治中,我省各地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健全完善管护机制,力争到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撂荒地整治任务,并逐步建立撂荒地动态监测和管理长效机制。

甘肃台综合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刘若男 宁永学 兰州台 郭韬 天水台 柴琪 熊伟斌 闫涛 庞贵琦 赵志宏 庆阳台 任涛 刘盼盼 梁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