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用大半辈子守护735座洞窟
甘肃
甘肃 > 专题 > 正文

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用大半辈子守护735座洞窟

原标题:人物丨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

▲樊锦诗

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用大半辈子的生命年华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最终她都选择了坚守。她就是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的樊锦诗。

樊锦诗,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出生于北京,之后不久她全家便迁往南方谋生,在上海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为一名北大学生。

1962年,樊锦诗和另外3名同学一起,来到敦煌莫高窟实习,那时的她对敦煌还无深刻理解,只是被洞窟里历经千年的色彩打动。次年,樊锦诗大学毕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志向,樊锦诗也如此,25岁的她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工作。

可要在大漠戈壁扎下根来,哪能仅靠一时心动。生活艰苦非常: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一卷起沙尘暴就更可怕,黑乎乎的风沙铺天盖地压过来。有许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敦煌。

1967年樊锦诗与彭金章结婚,却因工作关系长期两地分居。尽管樊锦诗与彭金章一直争取调到一起工作,然而无论是甘肃省还是彭金章工作的武汉大学,都坚决不放人,甘肃省有关部门甚至在1986年派出干部找到武汉大学讨论他俩谁调动的问题。武汉大学最终将决定权交给了这对夫妻。彭金章明白,樊锦诗心里放不下那片石窟,他毅然抛下了亲手创立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选择去敦煌,改行研究佛教考古,结束了两人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

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樊锦诗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奋斗了58个春秋,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先锋”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中宣部“最美奋斗者”称号等。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放弃优渥生活,远赴迢迢敦煌,一去便是一生。201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来源丨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