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砂锅烧制有400年历史 砂锅炖菜"一锅"乡愁

景泰砂锅烧制有400年历史 砂锅炖菜"一锅"乡愁

砂锅,是用瓷土高温烧制而成食用器具。砂锅的最大优点在于受热、散热均匀,可长时间保温,用砂锅烧菜,适合用小火煨、焖、炖的,质地较老的食品。因为砂锅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便于人体消化吸收。在家里,小编经常用砂锅熬臊子酸汤,炖红烧肉和猪肉粉条,而使用同样数量和质量的原料,用景泰出产的黑陶砂锅做出来,味道绝对好!

景泰县位居甘肃省腹地北陲,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景泰县境内高山嶙峋,丘陵起伏,川滩交错,沟壑纵横。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山峦丘陵约占全县面积的四分之三。景泰县境内的张家台、营盘台、席滩、喜集水等地古遗址中出土的陶器、陶片、石器、骨珠、细石器及装饰品等文物,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山类型的文化遗存。由此可知早在4500年前,景泰先民就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景泰砂锅的生产地是景泰县芦阳镇西关村,是景泰县芦阳镇紧邻芦阳沙河的一个小村落。景泰砂锅制作技艺至今约有400年的历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砂锅烧制技艺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延续。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队停烧私窑,集体兴建窑场,组织匠人定期烧造。当时砂锅烧制颇具规模,一架火(点火至熄火为一架)甚至能烧两天两夜,可以烧制400多套砂锅。烧制现场炉火熊熊、热火朝天。在赶工时期,窑场上常常灯火通明,好似烧红了半个天空。

砂锅烧制的技艺十分复杂,人们在山丘边掏挖坚固的土窑洞作为砂锅窑,于窑口两侧各置磨盘状的手工慢轮一组。慢轮台面厚约10厘米,直径40厘米,其下安装轴杆及轴套。砂锅制作所用原料为黏土、焦炭,其中黏土取用附近的白土、红土、黄土和青土混合而成。经打碾、推磨、过筛,以1:1的比例掺和形成“五合土”。艺人将“五合土”和水成泥,经反复捶打、踩踏均匀,埋放1—2天后,就可以制坯了。制坯时,艺人一边转动慢轮,一边用双手抟泥,放在模子上用木板拍打、专用器具抹平、刮削、捋捏,制成砂锅坯子,放置于太阳下晒干,于晚间入灶烧制。

砂锅烧制有专用的砂锅灶。砂锅灶为泥坯砌垒盘制,上方有三个并排的炉灶;炉灶底有灶眼连通下面的灶洞,灶洞贯通窑侧的土风匣。工人手拉风匣鼓风,充分燃烧灶内的煤炭。如今由于时代的进步,手拉的风匣早已经变为电动的鼓风机了;炉工放入灶沿上摆放的砂锅坯子,盖上陶锅焖烧。经多次翻烧、出炉、撒焦炭、入暗锅上釉等多重工序后才最终成器。为使砂锅不会烧裂,艺人对制作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如一般要达到五合土“手捻如面、入口不碜”,即便是含在口中咀嚼也感觉不到碜牙;有的手艺人刚制出的泥坯,甚至能够达到“细腻润滑、河中取水”的程度。

在饱受饥荒的年代,制作砂锅成为了旧时西关人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几乎景泰全县人口,均有过“肩背砂锅换粮食”的艰辛经历:许许多多的青壮年人甚至是小小少年,到西关打上价廉物美、保温耐烧的砂锅,远走定西、武威、中卫、靖远等周边地区,用砂锅换取粗米、杂粮,背回家里养活妻儿老小,以此艰难地度过饥荒。可以说,曾经的西关的砂锅,给了千万个家庭生活的希望,救活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改革开放后,只有少数人坚持烧制砂锅,贩卖外地。然而,随着新型日常器皿的逐渐普及,砂锅逐渐湮灭于商品洪流之中。

令人欣慰的是,景泰县文化馆积极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支持传承人开展各种制作和讲习活动。不仅对原有砂锅制作窑址采取了严格的保护,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方案,而且积极筹划改建新型砂锅厂,让景泰砂锅制作技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原创 唐伊 

(陇上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