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五凉文博馆擦亮"窗口"迎远客 高调依然在五凉

武威五凉文博馆擦亮"窗口"迎远客 高调依然在五凉

2021年,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强基固本擦亮“窗口”形象,凝心聚力培育文化品牌,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正常有序开馆,确保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动真格、出实招,免费开放入正轨

优化人员管理配备,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日常消杀工作,狠抓游客登记、扫码(健康码、行程码)、测温等关键环节,正常有序推进全馆免费开放工作。向上申请专项资金45万元,增加自助语音讲解服务和应急广播系统,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设备,为游客提供更加快捷、周到的服务。年内,累计接待游客9.5万余人次,其中接待青少年5800余人次。

深挖掘、广推介,宣教活动亮点多

坚持“常办常新,越办越好”理念,充分挖掘展示李铭汉故居李氏三代优良家风学风资源和五凉历史文化资源,与武威一中、武师附小等中小学和“光脚丫”研学旅行社等校外研学机构合作,开展了“游翰林府邸·探家风学风”“学先贤·传文脉”等主题研学活动;联合市老年大学、达府社区等单位,邀请非遗传承人共同举办了“非遗过大年”“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等系列活动;积极参与“云端甘肃·冬春旅游直播季”活动,相继开展“承前启后 继绝扶衰”“走进故居话家风”“探秘五凉”等抖音直播活动4场次,直播时长280分钟,累计观看8000余人次;积极举办“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2021年10月,五凉文化博物馆入选武威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重安全、保底线,筑牢安保“生命线”

坚守安全工作红线、底线、生命线,印发《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应急操作指南》。整合技防力量,实现馆域内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并将安全监控视频接入全市安全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了技防水平。加强人防技能培训,创新开展月初检查、月末演练的工作模式,制定《消防演练工作方案》《消防应急操作流程》,常态化举行干部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年内,共组织安全培训及演练12场次,内容涉及消防、疫情防控、反恐、突发灾害天气应对等内容,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安排专职消防员对安防、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常态化检查维护,年内检修设备300人次。

同时,做好做实重大节假日、节庆前的安防、消防检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狠抓安保、值班、巡逻、安全巡查,针对节假日参观人员相对集中、人数急剧增长的特点,专题制定重大节日安全接待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确保了节假日期间有序开放。

严把控、实作为,从严从实防疫情

常态化做好“停、防、查、宣”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馆工作方案》,从游客流量控制、游客出入管理等方面入手,严格落实天马行市民云使用要求,配齐配全疫情防控物资,坚持每天对全部场所进行3次消毒;做好中高风险区来武人员排查工作,做到底子清、数字明;安排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值班值守;转发疫情防控相关知识43篇,持续推出“文物战疫 五凉助力”系列抗疫微海报21幅,营造了浓厚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

定制度、严要求,队伍建设大提速

根据工作需要,优化人员配备,理清部门职责,制定印发《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财务制度》《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请销假制度》等专项规章制度,确保做到职责明确、运行顺畅、制度保障的长效工作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举办“云课堂”、学术讲座、线上培训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讲解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站在新年的起跑线上,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将不断开拓视野、砥砺奋进,全力打造“五凉”文化品牌,重塑武威文化“高地”,向着管理规范、服务精良、文化特色浓郁的更高目标迈进。(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