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时光 天梯山石窟北凉飞天壁画惊艳亮相

穿越千年时光 天梯山石窟北凉飞天壁画惊艳亮相

穿越千年时光 天梯山石窟北凉飞天壁画惊艳亮相

武威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时期,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历经一千多年的变化,经1959年的勘察和清理,天梯山石窟尚存18个洞窟,洞窟内存有塑像、壁画以及魏、隋、唐汉藏文写经和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下游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当时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据水库工程处当时计算,水库蓄水后,窟群下部的10个洞窟将全部被淹没在水中。为了挽救珍贵的石窟文物,甘肃省政府决定对天梯山石窟文物进行整体搬迁保护。四十多年后的2006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原址恢复”的精神,在甘肃省文物局的领导和协调下,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中的绝大部分移交回武威市。

2019年8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同志、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同志等一行人调研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工作现场。

2019年8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同志、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同志等一行人调研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工作现场。

2015年10月,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修复工程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执行。“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项目”完成了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表面病害修复、壁画碎片拼接、重层壁画揭取修复、彩塑拼接等修复工作,修复壁画面积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天梯山石窟壁画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所有壁画经过污渍清除、颜料层加固、地仗层补强等十几道工序的专业处理,最终达到了让壁画“重获新生”的目的。2020年10月,修复的部分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在武威市博物馆以“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为主题的专题展览进行展出。

修复后的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和塑像

修复后的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和塑像

在本次壁画彩塑修复过程中揭取修复了少量早期重层壁画,再一次揭开了天梯山石窟早期壁画的神秘面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当属位于第4窟中心柱背面第一级塔柱上沿处的弧形北凉壁画,面积约为0.6㎡。此幅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层为横式飞天形象。整幅壁画的绘制风格与1960年在此窟揭取发现的北凉壁画完全一致,三身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凸凹画法”,其眉骨及上眼睑上,均加白色点染,从而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效果。从壁画的绘制技法来讲,无论是人物脸面肌肤的用色和晕染,还是表现身体轮廓和衣着褶纹的铁线描均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揭取修复的北凉弧形重层壁画

揭取修复的北凉弧形重层壁画

此幅壁画中的横卧式飞天形象,是天梯山石窟目前发现并修复的最完整的北凉飞天壁画。此身飞天的发式、五官、面形、胸饰、璎珞、披巾、长裙等披戴穿着均与1960年揭取的立式提瓶菩萨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菩萨比较文雅沉静和略有纤细文弱之感,而这身飞天则给人以笨重粗犷的感觉。飞天的帔帛、飘带均与提瓶菩萨一致,系在下面的长裙也均为青蓝色。飞天头部向里,双足向外,虽然腰部略有向下弯曲的姿态,但完全像一身横卧在龛外上部的菩萨,加上略带笨拙的躯体,毫无轻盈飞动的感觉。与其它石窟后期那种轻盈飘动,凌空飞舞的优美形象的飞天相比,更是有所不同。整个飞天,无论在线描、设色、晕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态等方面都很纯熟,给人以笨拙的感觉,再现了早期佛教壁画艺术的独有特点。

北凉弧形飞天壁画

北凉弧形飞天壁画

在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的揭取保护修复过程中,这一身北凉早期飞天的诞生,又为我们对早期佛教艺术的研究提供了绝妙的实物资料,不仅是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修复实施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是我国石窟寺考古研究工作的重大发现。

撰稿:蔡建宏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