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精品:千百年历史留给天祝儿女的礼物

非遗精品:千百年历史留给天祝儿女的礼物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本土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多年的挖掘整理,目前我县总计有27项非遗项目,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省级7项,市级7项,县级11项。我县传承人总计:69人,其中国家级2人(其中已故1人),省级13人(其中已故1人),市级23人(其中已故1人),县级31人。

目前,我县总计有 11个传习所,其中华锐民歌传习所4 所,唐卡绘画传习所 4 所;2、华锐则柔传习所 1 所;3、华锐服饰传习所2所。

陇原非遗-天祝土族《格萨尔》

陇原非遗-天祝土族《格萨尔》

非遗项目搜集整理取得了新成果。省级非遗项目“华锐婚俗”的保护单位县藏语言文字指导中心针对华锐婚礼习俗、婚俗来历、婚礼仪程、地方赞辞等内容,走访民间艺人20余人,搜集整理录音20余节,搜集民间艺人手抄本200余页,资料照片300余张,其主要内容涉及华锐婚俗中婚礼祝词、托付词、祝酒词、答谢媒人词、“嘎什杂”赞辞、“苏合撒”赞辞、问候词、欢迎词、献“仲”词、衣饰赞等十个方面,并召开了专门的审订会进行修订完善,目前《华锐赞辞》一书已整理成册,拟定年底出版发行。省级非遗项目“土族安召舞”、“华锐则柔”的保护单位华锐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针对这两个项目的底数不清、资料库积累薄弱等问题,专门聘请天祝音乐家协会的孙万林老师、东占奎老师参与这两个项目,深入甘青藏土聚集地深入采风或田野调查工作,目前共搜集录音了近100分钟时长的音视频资料,整理、翻译曲谱50余首,同时购置了电脑、打印机、MIDI键盘输入器、专业声卡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进行这两个项目的曲谱、歌词的搜集、整理、翻译等工作,同时协助华锐民歌传承人贾卓玛录制华锐民歌个人专辑。省级非遗项目“华锐藏医药”的保护单位天祝县藏医药研究开发所抢救性搜集整理藏药汤剂配方、验方300余种,整理成册的《藏医药汤剂集锦》一书年底前正式出版。

非遗精品:千百年历史留给天祝儿女的礼物

传承队伍进一步壮大,“活态传承”传习活动开展进一步深入。去冬今春以来,依托“华锐则柔”项目的省市级传承人,县文化局组建了三支“华锐则柔”传习队,今年总共组织了大小传习活动25次。在巩固提高处在县城寺滩社区安召舞的基础上,又在土族群众相对集中的石门镇大滩村组织成立“大滩新村安召舞传承队”,组织省、市级传承人对他们进行培训传习活动,每次传习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到传习活动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在大力组织传习活动的同时,我们对部分华锐则柔和华锐民歌曲目进行改编、配乐、录音、制作,改编出了华锐则柔新曲目《阿柔玛》、《华锐挤奶歌》、《华锐嘎布吉祥歌》,并运用新的形式包装加工,同时邀请“华锐服饰”传承表演队合作联袂演出,以新的舞蹈形式搬到舞台上进行展演,收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华锐民歌”、“唐卡绘画”两个项目传习进天祝民中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成为民族中学校园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7月10日县藏语言文字指导中心在松山镇达隆村举办以“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藏族民歌原生态演唱大赛,贯彻了大众传承、大众实践,民众参与度日益广泛的“非遗活态传承”新理念。

欣赏和珍惜

欣赏和珍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祝县各族儿女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千百年悠悠历史赠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为了担当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我县先后完善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非遗传承保护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等您来了解更多非遗精品

整理:周海军 张宏喜

(天祝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