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对望千年丝路 “大漠明珠”在此等候

​网络媒体对望千年丝路 “大漠明珠”在此等候

文/闫琴雯 图/李果繁

自动播放

10月10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甘肃,网络媒体采访团首站来到敦煌,从莫高窟经典的壁画与彩塑作品中,领略西部艺术;在鸣沙山、月牙泉贴近敦煌的心脏,感受大漠戈壁中璀璨明珠的光芒。

“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敦煌莫高窟 李果繁 摄

“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敦煌莫高窟 李果繁 摄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助理馆员何靓在莫高窟工作的第十一年,刚来时,因赶上莫高窟的旅游“旺季”,她以新人的身份就破例顶上了讲解岗位。走进洞窟,她一边慢慢跟着前辈学习,一边把敦煌介绍给国内外游客,从生涩到熟悉。

进洞窟的第三年,何靓心里开始打起退堂鼓,因为生活中面对的除了壁画就是茫茫戈壁。年轻人向往花花世界,然而在莫高窟里,陪伴她和伙伴们的只有近乎单调的守护和对望,娱乐,购物、休闲……一切原本看来很简单的要求,在这方昏暗的石窟内都是奢求。

“其实,过了难熬的时间,就会发现你越讲越喜欢它,越讲越爱它。”热爱最终战胜了一切孤寂,熬过孤独感的何靓从心底里喜欢上每天守护的这片土地。

网络媒体采访团参观莫高窟,用手中相机记录下这次“相遇”。李果繁 摄

网络媒体采访团参观莫高窟,用手中相机记录下这次“相遇”。李果繁 摄

“洞窟内的壁画、石窟都是有故事的,刚开始只是在背讲解词,但是时间越久,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理解这个地方。”何靓说,到目前为止,自己走过两百多个洞窟,作为工作人员比游客更“幸运”的一点就是能看到游客看不到的画面,这些东西代表了千年文化的积淀。

她说,在不同情况下,代入的感情自然不一样。比如,在介绍塑像时,自己更侧重于讲一些背后的细节和故事,为什么会塑造成这样?为什么会这么好看?以及匠人的技艺如何体现在每一尊佛每一处细节上,连衣袖的细节都大有讲究。

莫高窟有很多像何靓这样的人,经历了从最初进窟的惊喜,到茫茫戈壁的孤单以及最终忠于热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心路历程,其中纠结三言两语自是不能表达清楚,但很多人与她一样,把家都安在了这儿,或许这就是答案,走到最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敦煌介绍给世界。

“敦煌真的值得来,莫高窟也真的值得一看。我们这样一群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守着这里”,“守着”——这个词的重量在这群人的心里应该有更多的意义,何靓说着哽咽了一下,眼睛里泛起泪花。

文物的开放和保护是矛盾的,在何靓和伙伴们的讲解过程中,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制止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何靓更希望每个来到莫高窟的游客能尊重这里,一起去守护这份祖先留下来的瑰宝。

从莫高窟到月牙泉,从清晨到黄昏,甘肃的大漠,大漠的敦煌,每一块地方都在诉说着西部的魅力,采访团一行所到之处都惊讶于祖先情感的细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据了解,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