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南传统唐卡与现代生活交汇,艺术不再被束之高阁
夏河县街道景象的唐卡作品 宋子昕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9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宋子昕)“画唐卡就像僧人修行,要心中虔诚,耐得住寂寞。”清晨,24岁的汉族女孩杜亚霞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唐卡小镇的画室,揭开画布,坐在小凳子上开始专注地画唐卡,一画就是九个小时。这样的生活,她已经过了四年。
描绘夏河县景象的唐卡作品 宋子昕 摄
“我从小就生活在甘南,上学时我就很爱画画,后来家人建议我学习唐卡,我来夏河看了看,觉得唐卡细腻浓艳的风格特别好看,当时就下决心要学了。”杜亚霞说,身边没有汉族朋友学习唐卡,但她还是为了心中的热爱,踏上了这条“修行之路”。
“刚开始对藏族文化不了解,连藏语都听不懂,有很多次都想收拾东西回家。刚来时没有工资,身边的同龄人已经开始赚钱成家了,但是家人一直支持我,想想当初来时的信念,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杜亚霞会想起刚来学唐卡的日子,感叹道。
唐卡小镇画室学生正在创作唐卡 宋子昕 摄
学唐卡的日子里,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学习过渡渐变颜色很难,她就拿着老师的唐卡作品,一点一点地体会临摹,老师看到后夸她悟性高,很适合创作唐卡,这给了杜亚霞很大的信心。
开画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传统唐卡的绘制程序极为复杂,制作一幅唐卡用时短则半年,长则需要十余年,现在杜亚霞已经学习唐卡四年了,但她还无法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画。
说起未来,杜亚霞打算继续跟着老师学习,学成以后也许会像老师一样,开一间画室,教一些学生,将这宝贵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杜亚霞的唐卡老师是拉卜楞画院的院长丹增,他25岁从家乡青海来到拉卜楞寺学习唐卡,如今已有28年了。
“拉卜楞寺是世界藏传佛教文化汇聚融合的地方,这里的唐卡风格也是多样化。”被问到当初选择来夏河县学习唐卡的原因时,丹增说,如今他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藏族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他也在身体力行地尽着传承人的义务,在唐卡小镇从事着唐卡教学工作。
描绘夏河县机场的唐卡作品 宋子昕 摄
唐卡小镇是甘南州夏河县政府于2018年在拉卜楞寺旁打造的唐卡文化长廊。唐卡小镇的展馆中,挂着上百幅精美绝伦的唐卡画,其中不乏一些现代化的画面。“神秘”“宗教”已经不是唐卡仅有的独特标签。
“艺术不该被束之高阁。”谈及唐卡的创新,丹增认为这是他所喜闻乐见的。他说,唐卡自古代从印度流入中国西藏时,就已经在被创新改变了。唐卡来自炎热的印度,古代西藏的画师们在创作时就把唐卡画中轻薄的衣物修改成高原地区的服饰;所以他主张在保留唐卡鲜明民族特点、浓郁宗教色彩的同时,也适当与现代生活融合创新,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有了唐卡小镇后,很多画室都搬进来聚在一块,画师们平时会在一起交流唐卡文化。”丹增说,“作为传承人,我对唐卡的传承很有信心,近年来政府在对唐卡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建了唐卡小镇后,很多游客来参观了解,也有许多慕名来买唐卡的人,愿意来学习唐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仅有藏族人,还有其他民族的学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唐卡也在变通中发展,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