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拔河缠海鞭杆……陇上体育非遗有点好玩

万人拔河缠海鞭杆……陇上体育非遗有点好玩

原标题:【文化视点】

     体育非遗 魅力隽永

万人拔河缠海鞭杆……陇上体育非遗有点好玩

黄英进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

万人拔河

万人拔河,是临潭县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办的民俗体育活动,当地称为扯绳。据《明太祖实录》记载,1379年,沐英移兵洮州旧城,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沐英驻临潭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入民间,这就是“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渊源。

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据《洮州厅志》载:“其俗在西门外,以大麻绳挽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于大绳之中,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力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为上古牵钩之遗俗。”

传统的万人拔河活动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举行,每晚举行三局,共有九局。所用的绳子为两根,每根绳子的绳头上有一个大环,当地群众把绳头称为“龙头”,每次比赛的上午都要把绳子从仓库里拿出来,当地人把这个环节称为“请龙头”。

比赛快要开始时,人们会把一根绳子的绳头穿入另一根绳子的绳头,然后用一根木楔子穿入到绳头中把绳头相互连接起来。负责专门连接两处绳头的人称为“连手”,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双方各有四个连手,负责连接绳头的人叫作“头连”,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拔河比赛之中,人们在绳子的适当位置进行分岔,每条主绳共分了三次岔,每一处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他们统称为“连手”。

当双方的“头连”将木楔子插入龙头中把两个龙头相互串在一起时,随着一声炮响,上片和下片的群众开始进行角逐。每晚采取三局两胜制,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连手会把木楔子去掉,取胜的一方会把自己的绳头扎上红绸布高高举起以示胜利。

随着临潭万人拔河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与宣传,万人拔河给人们带来的体育意识与文化弥足珍贵。

2006年9月,“万人扯绳”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缠海鞭杆

旧时以农牧为主的兰州羊倌很多,放羊人在放羊时都会拿着一个带鞭梢的短杆用来赶羊及防身,放羊人中也有尚武之人,这些人在放羊时拿着短杆开始练习,并融合了枪棍刀剑鞭等一些招式,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鞭杆这个武术套路。

缠海:“缠”指在攻防上侧重于上肢及头部;“海”一指脑海,二指内容丰富。

缠海鞭杆集众家所长,其风格独特、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动作细腻、劲力饱满,鞭法奇特、把法奥妙、气势迅猛、纵横交织、快如闪电,演练时似蛟龙缠身,其魅力无穷。尤以鞭杆见长,苦心孤诣探求鞭杆的变化规律。

鞭杆长度为三尺五,所以兰州人又将它叫作“三尺五的尕棒子”。鞭杆是我国短棍的一种,在甘肃习练者众多,是罕见的一种器械。它的手法激进巧妙,特别是它短小精悍,泼辣,迅猛。单双手并用,双头并使,更在棍术中独树一帜。鞭杆套路技法灵活,变化多端,结构精巧。在竞技上攻防清楚,兼枪带棍,另外也有双人对练的排子功和单人练习的抽拉棍。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山西人王天鹏与师弟甘肃人罗文源创编了鞭杆技法“五阴”“七手”“十三法”,充实了传统的“缠海鞭杆”套路。王天鹏练棍和鞭杆,注重气势,风格泼辣,打法简明,而罗文源则注重风韵,特点是细密精巧,变化多端。

现今流传的缠海鞭杆,在王天鹏、罗文源创立的鞭杆套路之外,为了普及和参加比赛,根据鞭杆的主要技法并吸取其他鞭杆套路的精华,又创编出四路《缠海鞭杆》。

2017年10月,缠海鞭杆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硬狮子舞

舞狮是我国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活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各地历史、民俗不同,不同地方的舞狮,其道具和表演方式各有不同。硬狮子舞是永登一带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流传年代久远,却一直保留着原初形象,被称为“狮子舞的活态艺术”。

“十斤狮子九斤头”,永登硬狮子头脑门宽且隆起,天庭饱满,下颌裂开。眼窝深,眼球鼓,鼻根深陷,张嘴时似笑非笑,极具憨态,毛发呈卷曲状。硬狮子体态高大,身躯为木条做成的硬架子,外层铺上毡麻染上色,形象高大、威猛,体现了威武、悍烈、凶猛、强健等内在气质。引狮人头戴红帽,上有犀牛角状物矗立,挂红髯,着胡服,脚穿灯笼鞋,手拿绣球。引狮人挥舞着绣球,一会藏在身左,一会藏在身右,将狮子引诱做出各种寻找、抢夺绣球的动作,引狮人在引逗中又有一定的表演形式。

硬狮子一般由两人舞动,舞头人都是身体强健,灵巧、会耍武术的人扮演,一招一式都把狮子的形象表现得酣畅淋漓。硬狮子形体高大,有相当重量,是展示社火队技巧、实力的标志,因此各社火队都要挑选功夫高的人引舞狮子,以提升自己的威风。

硬狮子舞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从艺人员都是当地农民。永登硬狮子舞传承人冯德培,继承父辈舞狮技艺,不仅在舞狮表演方面技艺高超,而且是制作硬狮子头的高手。2011年3月,硬狮子舞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蔡家拳

蔡家拳是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孙蔡村以蔡族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的拳种。清康熙年间,蔡家拳始祖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习拳术数十年,又经四方游学,博众家之长,返回故里授徒传艺,将其所学传于蔡氏族人。自此孙蔡村蔡氏世代坚持练武,流传至今的拳种、武术套路、长短轻重器械达72种。

秦安蔡家拳主要有拳术、棍术、枪术、刀术、长兵器、短兵器等六大类,以太极八卦掌、太极神棍、太极春秋刀、十三板枪为精华套路。在拳术类中,有少林童子拳、太极八卦掌、太极拳、燕青拳、鹰拳、打虎拳等20种;棍术类中,有盘龙棍、琵琶棍、六合棍、八虎棍等太极神棍20套、172棍法;枪术类中,有梅花枪、岳飞红缨枪、徐宁钩镰枪等11种;刀术类中,有春秋大刀、青龙偃月刀等5种;剑术类中,有盘龙剑、青龙剑、武当剑等3种。

长兵器类中,有方天画戟、宣华斧、狼牙棒、禅杖、盘龙铲等7种;在双兵器类中,有金装锏、蛟龙双鞭、龙凤剑等4种;短软器械类中,有黑虎鞭、白虎鞭、三节棍、九节鞭、流星锤等5种。专家们认为:秦安蔡家拳攻防兼备,刚柔相济,而且其套路之系统、兵器之齐全、技击性之强在省内独树一帜。

棍是百艺魁首,蔡家拳中的太极神棍棍法凶猛,阴阳变换,出招迅速,凌厉泼辣,是蔡家拳中秘不外传的精华之一。172路太极神棍讲究的就是手法、步法、身法均呈圆形,步罡踏斗,以腰为轴,棍随身变,身随步移,棍棍生风,力贯全身。

蔡家拳至今已传承十三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弘扬中华武术,蔡家武术传人蔡仙、蔡锡明和蔡氏近代掌门人蔡金钟等人,与市、县武术协会配合,挖掘整理出了太极八卦掌和太极神棍两套武术拳种。

2017年10月,蔡家拳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锅庄舞

在甘肃,锅庄舞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锅庄舞动作大多来源于高山牧区,舞蹈动作往往以雄健、奔放、敏捷、豪壮的气势节奏而著称,有牧民挤奶的动作、有夯土垒墙的动作、有放牧瞭望的动作、有打猎奔跑的动作等,规范起来后,有“前后甩手”“单手统袖”“双手绕花”等动作。甘南锅庄舞的特点在于队形多变,脚步的踏、踩组合,舞步稳沉柔韧,舞者自身动作丰富,形成强烈对比和独特的视觉观感。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慢变快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舞和新锅庄舞之分。新锅庄舞的歌词内容、舞姿都比较灵活,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

每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男女在广场或庭院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蹈者做“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歌词唱完一个段落,众人齐声呼和,随之加快速度,甩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动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锅庄舞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科学的体育手段。由于锅庄舞的节奏有差异,对此舞者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锅庄舞如果跳得恰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体的心肺功能,提升舞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整套动作对于人体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体育锻炼方式。

2006年9月,甘南锅庄舞被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右下图:锅庄舞 后俊 摄)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传统的马上体育娱乐项目,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这项体育项目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广泛开展。

据说很早以前,两个部落头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姑娘过门的那天,姑娘的父亲为了夸耀自己的马和女儿的骑术,便说:“我的姑娘骑马向你们接亲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小伙子追上了我的姑娘,那么今天就过门,否则改日再谈。”接亲的小伙子迎亲心切,答应挑战。两个青年人立即翻身上马,姑娘在前策马奔跑,小伙子在后紧紧追赶。当他追上姑娘并绕到前面时,姑娘提出让小伙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从后面追,这样由追姑娘变成了姑娘追。后来,此活动相沿成习,成为哈萨克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

“姑娘追”是在空旷、平坦的草甸上举行,围观的群众站在赛道两侧。参加“姑娘追”的青年男女要骑马并辔从一头徐徐走向二三百米的另一头,在上马之前,两匹马之中,由女方任选一匹。两人在骑马行进中,可以交谈逗乐;如果小伙子对姑娘有好感,这时则可以大胆地吐露真情,而姑娘往往不做明确的表态,过一会儿在骑马追赶时,便知分晓了。

到了规定的起跑线时,小伙子先跑,姑娘立即从后面追赶,这时人们欢呼、吹口哨、喊加油,人声鼎沸。如果姑娘看上那小伙子,即便是追上了也只是用鞭子在头上晃一晃;反之,则要用鞭子在身上抽打,小伙子只得抱头逃窜,不得有反抗行为。

这种游戏可以连续持续几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游戏。“姑娘追”多在夏季举行,是牧民们经常举行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姑娘追”已不限于未婚的青年男女参加,已婚的青年人和成年人都可以参加,并渐渐发展成为一项饶有风趣的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2011年3月,“姑娘追”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叼羊 上图:姑娘追 马晓伟 摄)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