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驻网作家 张克复
元惠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1328—1398)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就在这一年八月,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刚刚即位的元顺帝北走,元朝灭亡。但这时元朝在甘肃的军事势力仍很强大。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一军驻沈儿峪(今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失剌罕一军驻西凉(今武威),士卒数十万。于是朱元璋分兵两路,其中一路由徐达率领出西安西进,攻击扩廓帖木儿。
朱元璋画像 资料图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军攻克凤翔,元李思齐部逃往临洮,张思道部退往庆阳。明军采取防御庆阳、西进陇西的策略,由徐达率师连克陇州(今陕西陇县)、秦州(今天水)、宁远(今武山),至巩昌(今陇西),元守将投降。之后,徐达兵分两路攻临洮、兰州,取得胜利。于是徐达移师东向,相继克会州(今会宁县)、静宁州(今静宁县)、平凉、庆阳(今庆城县)等地。九月,徐达还师。十二月,扩廓帖木儿便自甘州、肃州率兵袭击兰州,守将张温坚守待援。扩廓围攻兰州数月,终未攻破,解围而去。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决定消灭扩廓帖木儿,便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为左副将军,邓愈、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北征沙漠。北征军分两路,其中徐达一路出西安,西向安定州(今安定区),以取扩廓。四月,徐达率军10万至安定,扩廓退守沈儿峪。徐达军进逼与扩廓隔沟而垒。明军奋勇拼杀,经过数日激战大败扩廓,活捉元郯王、文齐王及国公阎思孝等文武官员1865人,士卒8.45万人,马1.5万匹,骆驼驴骡牛羊杂畜万数,仅扩廓和妻子数人逃遁,经宁夏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徐达画像 资料图
此后,明军所向披靡。五月,邓愈克河州(今临夏),招谕吐蕃诸酋长,“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悉归附,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洪武四年(1371年)五月,宋国公冯胜率傅友德再次西征,师至兰州。傅友德率骑兵5000,直趋西凉,击败元将失喇罕、元岐王多尔济巴勒。六月,冯胜至甘州、肃州,元将上都鲁所部民 8300 余户降。又进至额济纳路,元将亦降。傅友德率军西破瓜州(今瓜州、敦煌),获金银及马牛而还。至此,扫除了元朝在甘肃境内的残余势力,甘肃平定。
扩廓北逃后,拥立元顺帝子于和林。此后,朱元璋数次派兵征剿,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削平漠北。后来,元残余势力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称鞑靼。到了洪武以后,鞑靼与瓦剌交相坐大,经常为明朝北方边患,边境之祸与明朝相始终。到嘉靖年间,鞑靼东自蓟、辽,西至甘肃,频繁寇边劫掠,为害不已。瓦剌部亦常入寇,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败明军,俘明英宗而去。甘、肃、凉、兰诸州及平凉、庆阳、环县等地,也经常受到鞑靼、瓦剌的寇掠。
鞑靼俺答汗王妃三娘子画像 资料图
为了抵御鞑靼丶瓦刺的侵扰,明王朝便大举修筑长城(又称边墙)。明代长城沿线亦称九边,涉及陕、甘、宁的称三边,设三边总督,辖延绥、宁夏、甘肃三巡抚。三边总制治固原。甘肃巡抚驻甘州,宁夏巡抚驻花马池,陕西巡抚驻西安。下辖甘、肃、凉、西宁、宁夏、固原等九总兵。总兵下设守备,守备下辖把总。依据关、隘、城、堡、烽墩驻兵把守。每镇总兵力十万左右。
甘肃境内明长城属宁夏镇、甘肃镇防守,其中甘肃镇管辖1600余里,走向分两条:一条从嘉峪关向东经金塔寺、镇夷所(今高台县西北60公里)转向东南,经高台、靖安堡、山丹骟马湖、永昌、民勤、武威、古浪、土门、景泰县,至靖远县索桥以西沿黄河折向东北进入宁夏。另一条线从武威黄羊镇以东的东滩分线向东穿过古浪峡,翻越乌鞘岭,沿红崖村东经金嘴贯穿水登县境内,至河口沿黄河东南行,经安宁堡、兰州市城关再折向东北到桑园峡,过靖远县到宁夏境内。
有明一代从未停止过长城的修筑。据考,甘肃明长城修筑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当年,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秦纮至固原,修筑边城堡1.4万余所,垣堑6400余里。嘉靖时,兵部尚书、总督陕甘三边军务王以旂修延绥城堡4500余所,又筑兰州边垣。兵部左侍郎、总督三边军务贾应春筑边垣1.1万余丈。而作为长城终端的嘉峪关则筑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修缮。
另外,明洪武年间,为防止西番北上,明王朝又修筑了从今卓尼县扎占禄镇起,经恰盖、康多到康乐县长达250里的城墙一段;西起积石山县北黄河南岸的积石关、东南至康乐县长达500里的城墙一段。
甘肃境内明长城墙体全部夯土版筑而成,基宽5—6米,顶宽2米,高10米左右,夯层厚13—20厘米。
长城沿线每隔10里设一烽燧,目前全省发现明代烽燧891座,其中庆阳191座,平凉、天水、定西零星分布16座,白银29座,甘南、临夏州121座,武威34座,张掖247座,酒泉48座,金昌61座,兰州121座,嘉峪关23座。烽燧的建构系黄土夯筑,非常坚实。
平番得胜图 资料图
关于烽燧的组织,可从兰州市十里店发现的墩军石上看出一些情况。该墩名“深沟儿墩”,墩石上刻写:“墩军五名口:丁雍妻王氏,丁母妻刘氏,李良妻陶氏,刘通妻董氏,马名妻石氏。火器:钩头炮一个,线枪一杆,火药火线全。器械:军每名弓一张,刀一把,箭三十枝,黄旗一面,梆铃各一付,软梯一架,柴堆五座,烟皂五座,檑石二十堆。家具:锅五口,罐五只,碗十个,筋十双,鸡犬狼粪全。万历十年二月 日立。”
临潭境内明长城 资料图
成化二年(1466年)燃放烟火制度的法令中规定:若见敌人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长城的关、塞、隘、口非常多,是长城防务的重点,也是平时出入的通道。在这些隘口中,明长城终点嘉峪关是一处战略要地,是现存长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
嘉峪关始筑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当年讨虏大将军宋国公冯胜扫平河西后,便在此地大力加强军事防务,以防备残余元军的进袭。于是,在祁连山、黑山相夹的地方修建了关城,有城无楼,也无两翼长城。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由肃州兵备道李端澄受命修建三层三檐、高达17米的城楼。10年后,修建了东西城楼及官厅、仓库等设施。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开始修筑嘉峪关南北两翼的长城,由肃州兵备道李涵奉命监修。南起文殊山下的卯来泉,东北至野麻湾一带,长达百余里,沿线每隔5里筑一墩台,还修建了卯来泉堡、野麻湾堡、新城堡等。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王朝在嘉峪关增兵添将,设游击一员、步骑兵千余人,配备大量的火炮弓矢,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尺严关”。
武威境内明长城 资料图
嘉峪关及其周围的各种设施构成了一道雄伟壮观、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体系。它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成。其中内城周长640米,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城门外各筑有瓮城。城门上的城楼遥遥对峙;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原来有“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可惜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被毁。嘉峪关的修筑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城砖都是经过磨制的,筑墙的土则掺入了灰浆、丝麻,故而异常坚固,屹立数百年而不倒。在施工中,劳动人民充分发扬自己的聪明才智,据说主持修建的工匠易开占,不仅技艺超群,而且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了精确的计算,最后只多出了一块砖,这就是人们在嘉峪关看到的“定城砖”。
在距离嘉峪关7.52公里的讨赖河边,还有明长城最西端的讨赖河烽火台,被人们称之为“万里长城第一墩”。讨赖河原名“呼蚕水”,在少数民族语言中是“上天赏赐”的意思。这座墩台宽14.5米,残高7米。站在讨赖河墩悬崖边上,对面祁连山各个山口的情形一览无余。
嘉峪关城远眺 资料图
明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坚强毅力的象征,在一段时期内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腐败,再坚固的长城也只是摆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