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说陇史】河西汉长城,守卫丝绸之路的屏障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复说陇史】河西汉长城,守卫丝绸之路的屏障

文/驻网作家 张克复

汉王朝占据河西以后,汉武帝为了继续加强与西域的交通往来,隔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完成“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便在河西地区设郡置县、移民实边、垦荒屯田、修筑长城等,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加强对河西地区的经营和开发。

汉代弩机 资料图

汉代弩机 资料图

首先是设置郡县。元狩二年(前121年),设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置张掖郡,分酒泉置敦煌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河西四郡”。其中武威郡领10县,张掖郡领10县,酒泉郡领9县,敦煌郡领6县。

为了保证中西道路交通的通畅与安全,元鼎初年,汉王朝还在敦煌郡龙勒县境内置两关,即著名的阳关和玉门关。这是设在丝绸之路河西段南北两道最重要的两个关隘,分扼天山南北两路的咽喉,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阳关遗址在今敦煌市西南龙勒山下之古董滩,面积有上万平方米。玉门关遗址,今名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关城周垣尚在,城墙高达9.7米,东西宽24米,南北宽26米多,面积630多平方米。周围有营垒、墩台、古塔之类的遗址。从城北的废墟处挖掘出来的汉简,记有“玉门都尉”字样。《沙州图经》残本载玉门关“(周)回一百廿步,高三丈”,与小方盘城相合。

其次是移民实边和屯田。河西地区地广人稀,从汉武帝时期起,西汉王朝便不断从内地向河西移民。移民主要是内地的农民和戴罪之人。

大批的移民到达河西后,西汉政府就将他们安置到“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和宜于农业的肥饶之地。移民定居后,由国家著籍,用什伍编制,分属郡、县、乡、里。政府供给移民耕牛、农具,粮食自给前还发给粮食、衣物,组织移民开垦田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移民既耕田、放牧,还负有御边重任。这是一项包含政治、经济内容的综合性措施,保证了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也从根本上减轻了国家负担。

汉代犁铧 资料图

汉代犁铧 资料图

同时,为了解决军队的供给,扩大河西的垦田面积,巩固边防,西汉王朝还在河西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屯田。根据文献记载,屯田区主要有番和(今永昌)、休屠(今民勤)、武威、居延、效谷(今敦煌)、敦煌等处。屯田是一种由国家经营与军事有关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物资均由国家供给。

屯田上的“戍田卒”是给国家服徭役、尽义务。屯田所获全部上缴国家。到西汉中晚期,屯田采用包租制,即每亩收租4斗。但也有个体生产的现象。西汉王朝还专门设置了农都尉等农官,管理屯田事务。在屯田区还大力推广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种类繁多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也普遍引种进来。

西汉王朝大规模的移民和屯田,使河西地区的很多灌溉渠网开凿出来,出现了一片片肥沃的农田,农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起来,人口逐渐增多,成为西北一个较富庶的地区,从根本上减轻了由内地向河西输送粮食及农用物资的压力,巩固了边郡的安全。到汉宣帝甘露之时(前53—前50年),随着呼韩邪单于的内附,不仅“边城晏闭,牛马布野”,而且屯田区的戍卒、士马衣食达到自给有余。遇到灾年,西汉政府还调边郡积谷救济内郡。居延汉简中就有调粮的记录。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因此,王莽末年中原丧乱之时,唯独“河西殷富”。

移民和屯田,还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强化了对西域和河湟地区的经营,使河西走廊成为拱卫关陇和中原的屏障,同时为此后历代王朝经营河西提供了借鉴。

再次是修筑长城。随着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全面反击和中西大通道的打通,汉的军事战略重点西移到了河西一带。为了有效地防御匈奴,隔绝匈奴与羌戎的联系,维护丝绸之路交通安全,便在河西修建了千里防御线——长城。

汉长城是分期分段修筑的。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夺取河南地,筑朔方城,再次修缮了秦长城和沿河县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在河西击败匈奴后,即在黄河以西“筑令居塞”,然后由黄河岸边(今永登县河口)起筑长城,沿庄浪河西行经乌鞘岭、黄羊镇、民勤县、永昌县,再向西延伸经山丹骟马湖、高台县至酒泉。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赵破奴率兵700击破姑师,俘获楼兰王,对乌孙、大宛国起到了威慑作用。于是自酒泉开始,修筑亭、障至玉门关。

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李广利伐大宛胜利后,西域各国震惧,多遣使到汉朝贡献,汉派往西域的使者也很称职,顺利完成了任务。于是由玉门关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古蒲昌海),修建了亭一类的防御设施。修筑时间当在太初四年至天汉年间(前101—前97年)或稍后。

就在李广利伐大宛的同一时间,汉武帝征发戍卒、甲卒18万人分别安置到酒泉、张掖北,由路博德修筑了居延塞。“塞”是汉长城的别称。这段长城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泽沿黑河南行至金塔县,西行再经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至玉门关以西沼泽地。

除了绵延数千里的长城外,还修筑了烽、燧、亭一类的配套设施,起着警戒作用。烽、燧、亭相隔10里,按大小派驻几十名到一二百名戍卒。由“候长”“燧长”管理。燧上设障,由“候官”统领。障上设都尉,都尉府驻在更大的城堡里。担任警戒任务的士兵称“斥候”,遇有敌情放烟火报警,举火为烽,放烟为燧。由于戍卒加强了警戒,匈奴犯塞得不到多少利益,也就很少侵扰。长城的修筑和烽燧制度的建立有效地防御了匈奴的侵扰,确保了河西地区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保障了丝绸之路上来往使者、商贾们的安全,从而使河陇地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中西交流也更加畅通。

汉长城遗址 资料图

汉长城遗址 资料图

如今,汉长城遗址蜒在河西走廊的戈壁上。倒是烽燧、城堡遗存很多,矗立在戈壁、大漠之中,守望着二千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据统计,今河西一带保存较完整的汉代烽燧338座,另在居延一线尚有烽燧165座、障13处、城8座。还有高台、古浪县境内与长城平行的壕沟2处,宽15米左右,深四五米。

汉初西北的边患,还有西海(今青海)、河湟一带的羌族,为匈奴附庸,经常扰掠边境。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匈奴和先零羌等联兵10万进攻令居塞(在今甘肃永登县)、枹罕(今甘肃临夏县),汉武帝派李息率兵10万征伐,羌人大败。西汉始置护羌校尉,管理河湟羌人事务。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设立金城郡,羌人田畜的范围缩小。

宣帝元康年间(前65—前61年),羌人争夺湟水流域牧地,对抗汉军并围攻金城郡。公元前61年,陇西上邽(今甘肃清水)人,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毅然请战,率军渡河深入羌地。采用剿抚结合的策略,平息羌乱。赵充国又向汉宣帝三上“屯田奏”,实行河湟屯田。赵充国筑路造桥,修缮邮亭,直通青海湖;开垦土地,凿井浚渠,收效显著,既解决了部队急需,减轻了内地人民转输之苦,又安定了社会秩序。留下屯田的士兵,大都是来自淮南、汝南及中原其他各地的农民,生产经验丰富,给河湟地区提供了农业基础设施,留下了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对开发河湟地区贡献巨大。羌人亦纷纷归附。数十年间,羌戎宾服,边塞无事。

赵充国画像 资料图

赵充国画像 资料图

和赵充国一起平定羌乱的还有狄道(今临洮)人辛武贤,时任破羌将军,以英勇善战著名。他的儿子辛庆忌年轻时赴西域作战,升任校尉,汉元帝时任金城长史,后调任张掖、酒泉太守,为人贤明,治理有方,西城诸国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