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创银饰,展示敦煌纹饰图案之“魅”
甘肃
甘肃 > 资讯 > 酒泉 > 正文

这些文创银饰,展示敦煌纹饰图案之“魅”

原标题:这些文创银饰: 展示敦煌纹饰图案之“魅”

莫高窟第427窟忍冬纹

莫高窟第427窟忍冬纹

莫高窟第390窟隋代莲花藻井图案

莫高窟第390窟隋代莲花藻井图案

莫高窟第285窟火焰纹

莫高窟第285窟火焰纹

“莲花纹”系列银饰

“莲花纹”系列银饰

“忍冬纹”系列银饰

“忍冬纹”系列银饰

“忍冬纹”系列银饰

“忍冬纹”系列银饰

有一个地方,人类四大文明在此相遇交汇;有一个地方,佛光不经意的一抹投影,成就了一段地老天荒的艺术传奇……这个地方叫敦煌。

敦煌艺术博大精深,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当中,不但产生了数量众多和内容丰富的壁画和彩塑,也衍生出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为了让现代人更深度感受敦煌文化的精髓与魅力,越来越多的巧思妙想,让这些敦煌图案走出洞窟,美化现代人的生活。

近日,莫高合集文创店联合银饰品牌阿努比斯推出“莫高重华官方联名款饰品”,将浓郁的西域气息与独特的敦煌装饰元素,浓缩于一款极具时尚气息的现代银饰上,留下一段有关敦煌的美丽记忆。

莲花纹,纯洁之净土

“莲花系列”银饰,用925银镶嵌淡水珍珠,以珐琅材质凸显现代设计。它的创意灵感来源于莫高窟第390窟的隋代莲花藻井图案。

说起敦煌艺术的装饰图案,毫不夸张地说,敦煌石窟恐怕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装饰图案最为丰富的艺术宝库。它们分布在洞窟顶部的藻井、人字坡、龛楣上,甚至塑像的莲花座上,壁画人物的服饰器物和铺地的花砖上,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内容丰富。这些图案凝聚着古代无数匠师的聪明智慧,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敦煌石窟建筑、彩塑、壁画三大艺术的纽带,在千年的艺术长河中,吸引着无数人入窟赞叹膜拜。如今,仍有众多热爱敦煌艺术的人们,不断地研究先人妙手神笔留下的文化遗产,通过巧思妙想的设计,让敦煌图案走出洞窟,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产品。

敦煌图案按其描绘装饰的对象和部位,分为藻井图案、平棋图案、边饰图案、背光图案、服饰图案等。图案纹样大体有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等,每一大类中又有几十种纹样,各大类交错结合又产生几十种纹样。其中藻井图案,本是仿照中国古代建筑中,宫室内部屋顶上用方木叠套而成的方井结构和装饰手法,即所谓“交木为井,绘以藻纹”。敦煌藻井是敦煌图案中的精华,在敦煌石窟中藻井多达400余顶,绘制精美,表示“天外之天”的意境。

莲花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出现较早的植物纹饰之一,也是我国图案艺术史上保存得最系统的纹样。莲花,是中国传统花卉,在敦煌艺术中,千姿百态的莲花象征着纯洁之净土,是古代常用的寓意图案。

忍冬纹,越冬而不凋

“忍冬纹”系列银饰,汲取了莫高窟第427窟塑像胸前服饰上的忍冬纹创意灵感,那么,“忍冬”究竟为何物?

很多诗人喜欢用“忍冬”来表达一种含蓄、内敛的精神。其实,它并不是什么稀罕花草,说出它的俗名,你可能觉得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金银花”, 一种蔓生植物,通称卷草。民间有诗赞美忍冬花,“金花间银蕊,情雅香怡人!”《本草纲目》有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越冬不凋而得名“忍冬”。

忍冬初开时为纯纯的白色,后转为黄色。金花银蕊,清香四溢。藤上的花苞次第竞相开放,枝枝叶叶舒展着不同的风情,朵朵盏盏呈现着不同的美丽。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忍冬不寻常之美,忍冬纹于东汉期就开始出现,是南北朝时最为流行。

忍冬纹图案,是敦煌石窟中出现最早、也是出现次数最频繁的图案之一。它与卷草纹、莲花纹、宝相花等,为辉煌灿烂的敦煌艺术增添了一抹亮色。历代图案作品,都是通过写生获取原型,经过图案化加工、取舍,看似相同,却又千差万别。

敦煌艺术中的忍冬纹多以一个单叶忍冬纹样为基本单位,在土红色底衬托之下,给观者单纯朴实的美感。“忍冬纹”银饰,以925银搭配石榴石,完美地诠释了敦煌艺术中其纹样永恒的美感。

火焰纹,神圣而威严

火焰纹”系列银饰的创意灵感来源于莫高窟第285窟火焰纹。千年不息的火焰,象征人们对神圣而庄严的佛国世界向往。敦煌石窟装饰图案历时千年,来自印度的、波斯的、中亚的及中国传统的诸多纹样交流融合发展变化,形成了具有敦煌特色的装饰图案,具有难得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背光图案是敦煌图案中重要的构成内容,背光是指佛或菩萨及弟子头部、背部后的光环。背光与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发展脉络一样,也经历了各个时代,各代背光既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火焰纹是专用于背光的纹样,充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装饰形态。敦煌石窟中的火焰纹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也使得火焰纹能够流传至今,并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火焰纹系列”银饰以925银,搭配淡水珍珠、石榴石,以珐琅的色彩演绎出独具特色火焰纹系列饰品,让流传千年的火焰纹成为当今时尚的宠儿。

文/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