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矮小症”患儿,别错过最佳治疗期
专家简介:叶新华,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兰大一院儿童医学保健中心主任。现任甘肃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儿童保健、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性早熟等),儿童发育与行为障碍(多动症、睡眠障碍等)的诊断及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高也会增高,但有些孩子的身高会明显比同龄人“矮一截”。
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个子矮是因为“没长开”,或是“家庭遗传”,可事实上,孩子没长高可能是患有矮小症。
“身高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身高增长水平反映了儿童线性生长状况和骨骼生长良好与否,也是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兰大一院儿童医学保健中心主任叶新华说,正是不少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让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以致遗憾终生。
作为“天使童行”公益活动暨中国流动留守儿童矮身材疾病救助公益计划的合作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已于7月19日至24日开展“关爱矮小,青春童行”暑期义诊活动,并启动“天使童行”困难矮小儿童救助治疗,将对困难矮小儿童进行为期半年的资助治疗。
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
“这类孩子男童成年身高往往不足160厘米,女童成年身高往往不足150厘米。” 叶新华称,一般认为,比同龄孩子的标准身高矮了5厘米的孩子属于偏矮;比同龄孩子矮了10厘米的孩子才患有矮小症。另外,还可以从每年的长高速度来判断,如果孩子在3岁以前每年增高小于7厘米;在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增高小于5厘米;在青春期以后每年增高小于6厘米,一般就可以诊断为矮小症。
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未来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状况。一旦明确孩子身高显著落后于正常群体,应及早就诊,规范治疗。
多重因素导致孩子长不高
一般来说,矮小症孩子也是在正当发育的年龄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当孩子长不高时,家长们会出现一些误区,如认为孩子吃的不够,营养不足导致长不高;父母个子高,孩子以后一定不会是矮个子;也有的认为,孩子发育迟缓长得晚,到时候一定会长。
“这些误区也错过和耽搁了治疗的时间,”叶新华称,矮小症常见原因首先是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患儿身高不能正常增长。一般来说,性早熟患儿的最终身高通常偏矮,家族性矮身材的孩子个子也会偏矮。同时,因其它疾病,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某些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等)和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孩子身高偏矮。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晚睡,而人的生长激素在晚上11时处于最佳分泌时间,若此时还不睡或者睡得不好,就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发育。如果怀疑孩子患有矮小症,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