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夺冠》到《中国乒乓》,要更燃、更多荷尔蒙丨对话张冀
在编剧张冀看来,在真正商业电影环境下,国产体育片的发轫,《夺冠》是第一个,接下来的《中国乒乓》也是一个,但前者带有陈可辛导演作品的特质比较强烈,并不是那么鲜明的体育类型片。而《中国乒乓》会采用不同的拍法,构成一个群像叙事。
5月26日,编剧张冀凭借电影《夺冠》与万玛才旦(《气球》)、张艺谋/邹静之(《一秒钟》)共同获得爱奇艺“2021金豪笔编剧之夜”院线电影最佳剧本。
采访中,张冀说,他对于得奖这件事不是太在意,但《夺冠》能拿奖,他还是很看重的。“《夺冠》是一个特别难写的剧本,从创作到拍摄,将近两年时间,投入了很多情感,有的剧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做创作过的一个作品,要学会重新出发,但面对《夺冠》的时候不免心里会愿意多停留一会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它的感情是历久弥新”。
编剧张冀
由爱奇艺出品,张冀作为剧本监制的另一部体育题材电影《中国乒乓》,目前剧本已经接近终稿阶段。该片故事背景选在上世纪90年代,讲述蔡振华从国外回来担任国乒男队主帅后决心有一番作为,带领丁松、马文革、王涛、刘国梁、孔令辉五名运动员,在天津世锦赛绝地反击的故事。
在张冀看来,在真正商业电影环境下,国产体育片的发轫,《夺冠》是第一个,接下来的《中国乒乓》也是一个,但前者带有陈可辛导演作品的特质比较强烈,并不是那么鲜明的体育类型片。而《中国乒乓》会采用不同的拍法,构成一个群像叙事。张冀说,这部戏的剧本前前后后也花了一两年时间,“影片《中国乒乓》更接近体育类型片,更燃,也有更多荷尔蒙”。在新京报的专访中,张冀透露了《中国乒乓》在剧本创作中的幕后故事。因为陆续创作了几部体育类型电影,张冀说,“《中国乒乓》之后,大的体育题材不会做了,我觉得差不多了,还有其他的一些类型想写”,他希望接下来会有其他人接棒体育题材。
《中国乒乓》有精神上的隐喻
1.选取“逆袭”故事节点
《夺冠》的故事截取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第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这35年的历史,与《夺冠》跨越几代人的背景相比,《中国乒乓》只是选取了中国乒乓球上世纪90年代初短短几年的时间。
《中国乒乓》海报
之所以将中国乒乓球的故事聚焦在短短几年时间,编剧张冀说,因为那段时间是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比较低谷的时期,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男子乒乓球得靠下一代才能够重回巅峰,但短短几年中国男子乒乓球就战胜瑞典队,重回巅峰,并且诞生了刘国梁、孔令辉、王涛、马文革、丁松等一批天才球员。在此之前,他们在中国乒乓球史上是不被看好的一代,却书写了一个精彩的逆袭故事。
“我们都知道,中国乒乓球有一个‘甜蜜’的烦恼,就是没有悬念,比赛总是赢,但实际上真正有悬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世乒赛那个阶段。”张冀说,中国男子乒乓球和瑞典队的角逐,放在今天全球化时代,对照当下会有一种精神上的隐喻。
《中国乒乓》海报
2.剧本最难的是写人物
《中国乒乓》剧本创作的前期,编剧李冯、刘沛对原型人物做了大量的录音采访。张冀是在剧本创作的中后段进来的,他听完了所有的采访录音,还详细读了关于中国乒乓球的书籍和传记,包括重温了一遍天津世乒赛的视频,“这场比赛我曾经是看过的,有记忆”。
张冀必须变成海绵一样,吸收各种信息和资料,有了感觉,才会开始动笔,“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开始有动笔的冲动,写出来有点接近于原型人物讲话的状态,你就知道差不多可以动笔了”。张冀说,类似的片子之前做过几部,这个经验还是有的。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获得本届赛事的全部七项冠军。 图片来自网络
对张冀来说,《中国乒乓》在剧本创作上难度最大的是人物。乒乓球作为国球,有非常辉煌的历史,要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截取其中一段来表现中国乒乓球的精神内核,最根本的是要表现那个时间段的乒乓人,最终是要还原到人。
“写人永远是最难的”,张冀说,他们作为体育人是不一样的,把他们写出来,这部电影才成立,“光把事件、比赛拍出来,不能称之为体育电影,真正的要用人的情感去驱动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才是体育片真正的内核。”
3.最后一场比赛是灵魂
张冀说,对《中国乒乓》这样特别写实的体育片来说,首先要在剧本、美术、表演、摄影等方面做到还原,但光还原还不行,还一定要创造,创造自己的风格和审美。在剧本方面,首先要根据真实的比赛,去还原每个阶段,因为剧本中的人物是创作的人物,他的精神是要在比赛中成长和完成的,最终是为主题和人物成长的呈现去服务的,只是比赛很精彩,很有悬念还不够,最终落定的还是人物,比赛和精神都达到高度统一的时候才完成了剧本的创作,这个必然是需要创造的,和真实的比赛不一样,有很多创造的人物的内心成长,主题在贯穿的过程中要得到升华。
作为一部体育片,《中国乒乓》中必然会涉及一些重要的乒乓球比赛场景。张冀说,片中会有几场比赛,这符合一般的类型规律。之前会有一场比赛,是虚写,而最后一场比赛是最重要的,“那场戏要拍得很燃,让所有人都有兴趣,这是体育片成败的关键,那场戏是一个灵魂”。这场戏三个男乒乓球队员要打五局。
1995年天津世乒赛,王涛在男团决赛中。图片来自网络
与排球等大球运动不同,乒乓球场地小、运动范围有限,但在张冀看来,乒乓球运动同样可以很激烈。平时大家看转播,不太可能看到球员发球的细节,但电影摄影机是可以灵活运动的,通过特写镜头、升格镜头可以看到如何发球,球的旋转、落点这些细微动作对张冀来说是很漂亮的,“乒乓球实际是非常要求脑力的一个运动,需要运动智慧,有很多排兵布阵,有点像孙子兵法,有时候要迷惑对手,在发球局上有不同的变化,让对手猜不到,这个是乓乓球运动的魅力,我觉得拍的时候会比现场更好看,不会逊色于大球,而且中国观众是很懂乒乓球的。”
创作的戏要有烟火气,有人味儿
作为一名职业编剧,张冀不太相信“靠灵感写作”这一说法,“编剧创作中很少”,他觉得可能音乐、诗歌更需要灵感,因为灵感是一个爆发式的东西,音乐和诗歌毕竟体量短,可以爆发,但是剧本是一项长线工作,不可能每天都在爆发,没有谁能承受得了这个消耗,“写剧本最重要的还是投入,要像演员一样,成为那个人,想他所想,看他所看,你写的人物才会像,但光做到像也不行,还得有一个审美,有一个高于半空中的精神维度,这样才构成创作”。张冀认为,写作中得有一个创作者的视角,不管是爱、恨、批判,还是愤怒,得有那个视角,他觉得这是剧本创作中比灵感更重要的东西。
对于成为一名编剧,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张冀提到,编剧首先是一门技术,你要具备结构能力,会编织情节,掌握类型知识,创作电影的质感、气氛,去写对白、人物,这些都是用技术标准化的东西。
编剧张冀
其次,还要有大量的生活阅历。因为戏,都是很烟火的东西,必须要有人味儿。要想写得有人味儿,就不能每天待在家里,得去“江湖”上走。为什么很多人说戏要有江湖气,就是戏要生动。张冀说,很年轻的编剧就很难做到,要踏踏实实的生活,经过几年才能写出那个东西。另外,张冀认为要想成为一名编剧,还要有相当的知识结构,比如文学、戏剧、电影,甚至对哲学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出一个好编剧,还是很难的”。
陈可辛让我从编剧变成电影人
陈可辛导演在内地公映的最新三部作品《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编剧均出自张冀之手,再加上陈可辛监制的《一点就到家》,张冀已经成为陈可辛团队的御用编剧。“陈可辛导演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把我变成一个电影人”,在遇见陈可辛之前,张冀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编剧,2012年两人第一次合作《中国合伙人》,让陈可辛试水内地现实题材影片获得成功,也让张冀一战成名。陈可辛评价他:“在剧本稀缺的今天,张冀老师不仅仅剧本写得精彩,而且作品跟我的品位也非常像,完全能写出我想拍的东西。”
在张冀看来,陈可辛是有丰富电影视野的一位导演,他出生于中国香港,从小喜欢看电影,12岁随家人定居泰国,18岁去了美国学习,之后又回到中国香港。“他会经常跟我言传身教一些电影经验,这对我是一种打开。”在中国内地拍电影,陈可辛对内地本土的了解肯定不如张冀,因为张冀是土生土长在这的,但陈可辛的“外来”视角会让张冀在看问题时产生不同的角度,这对他帮助很大。或许,正是这两种不同视角的交融,才让陈可辛最近几部内地题材电影紧贴内地现实脉搏,与观众情感达到共鸣,获得商业与口碑上的成功。
陈可辛和郎平在《夺冠》拍摄现场
作为编剧,张冀在与陈可辛导演讨论剧本时,也有过争吵,特别是《夺冠》的时候,压力比较大,争吵次数比较多,但都是基于创作上的争吵,比如一个人物的行为,大家会有不同看法,哪个行为让观众能感同身受,大家就会争吵,但基本的审美是一致的。
新京报资深记者 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