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苦水玫瑰香飘万家 甘肃“独一份”
甘肃
甘肃 > 旅游 > FENG享 > 正文

永登苦水玫瑰香飘万家 甘肃“独一份”

原标题:苦水玫瑰 香飘万家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苦水”玫瑰在永登县苦水镇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四大玫瑰品系之一。2020年,永登苦水玫瑰入选“甘味”农产品名品独一份。

如今,在“甘味”品牌带动下,永登苦水玫瑰稳定种植面积、提升种植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苦水玫瑰 甘肃“独一份”

“苦山咸水玫瑰花,荒山秃岭孕丹霞”!永登县苦水镇依山傍水,被称为“中国玫瑰第一乡”。

5月,正是苦水玫瑰绚丽绽放的季节,苦水镇乡间小道到处弥漫着玫瑰的清香,沁人心脾!苦水镇日照丰富,降水量较少,土壤富硒,病虫害少,非常有利于富硒玫瑰的生长,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和规范的栽培管理,培育出了独特的“苦水玫瑰”。

“苦水玫瑰属于浓香型玫瑰,具有的抗旱耐寒、病虫害少、种植技术成熟等优点是其它玫瑰品种无法相比的,也是其它地区不可复制的。”兰州九香玫瑰生物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昊说,苦水玫瑰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天然富硒玫瑰品种,亩均产量为40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是其它玫瑰的1.3倍。同时,苦水玫瑰出油率可达万分之四,是其它玫瑰品种的1.6-2倍。苦水玫瑰花瓣和产品均富硒,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富硒玫瑰品种……

除此之外,苦水玫瑰产品价值高,达到盛产期后,亩均种植效益可达4800元,亩均综合效益可达8000元;苦水玫瑰精油素有“液体黄金”的美誉,最高市场价达到20万元/公斤,目前市场批发价在6万元/公斤,零售价在10万元/公斤。

有良好的品质做支撑,近年来苦水玫瑰市场价格持续走高。“花朵一斤7元左右,花蕾11元,我家里种了3亩多玫瑰,今年收入在1.8万左右。”苦水镇上新沟村五社花农缪培清说。

据悉,苦水玫瑰种植面积占国际玫瑰总面积近三分之一,占全国玫瑰总面积的42%。目前,苦水玫瑰种植面积10.16万亩,鲜花年产量2.8万吨,加工产品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各个领域,品种达180多种,产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

  强品牌 苦水玫瑰香飘万里

十个品牌记不住,一个品牌能叫响,有了“甘味”“独一份”的名片,不仅要把品牌叫响,还得做强。

“我们要构建‘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引导各方面人才、资本、技术、管理投向种植集聚区,依托扶持资金开展绿色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在玫瑰优势产区建设质量安全追溯点,从源头上确保‘甘味’品牌的绿色底片。”永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全业说。

今年,缪培清已经参加了两次合作社举办的种植技术培训,这几年农户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统一修剪、施肥,实现了产值和产量双赢。

永登县玫瑰协会会长苗西江自豪地说,苦水玫瑰“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到10万亩,还取得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苦水玫瑰”品牌进入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位列第88位。

永登县还将推进加工工艺升级改造和创新,提高苦水玫瑰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记者在苦水镇上新沟村看到,正建的苦水玫瑰标准化生产车间已拔地而起,该项目将在7月底投产运行,届时整个苦水镇玫瑰花加工业将由传统加工技术向现代化技术迈进。

强大的营销体系也是打响品牌至关重要的一环。“公司作为唯一一家加入‘甘味’苦水玫瑰品牌的龙头企业,我们组建众多企业及合作社成立联合体,开展产销对接,共同闯市场,去年在农博会等各类展销会上苦水玫瑰签约金额达60万元左右,销售额较以前增加了30%。”施昊说。

永登县通过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构建起“甘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协同发展和互为支撑的玫瑰品牌体系,苦水玫瑰正走向世界各地。

  三年倍增计划 描绘产业蓝图

今年,永登县制定的苦水玫瑰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发展蓝图。今后永登县将发挥“独一份”资源优势,在稳定10万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加工能力,加大研发力度,整合品牌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重点在二三产业上做文章、求突破,推进全县玫瑰产业提档升级。到2023年,全县玫瑰产量达到3.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9亿元,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同时,在主产区建设1个万亩以上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2个绿色标准化千亩核心示范区,3个百亩绿色标准化千亩核心示范基地,开展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标准化栽培技术、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工作。

“通过项目、地方债券、金融贴息等途径,进行扶持培育,壮大一批玫瑰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玫瑰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环节购置设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品牌、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扶持,提升合作社质量。”李全业说。

在苦水玫瑰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带动下,永登县庄浪河河谷流域为主的苦水玫瑰产业集群将异军突起,“甘味”苦水玫瑰将享誉世界,被更多的人所享用。

(甘肃经济日报)